(說歷史的女人——第104期)
三國時期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祖籍河南許昌,長得英俊瀟灑,容貌俊美程度不亞於江東美男子周瑜,其才能更是不輸孔明。他對三國曆史的影響,一點也不亞於諸葛亮。除此之外,有趣的是,他跟諸葛亮還有一些相似之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此人,以及他在三國曆史中的作用和意義。
荀彧是何許人也?我們真的認識他嗎?由於《三國演義》以及民間傳說都有揚劉貶曹的傾向,所以史載中的荀彧幾乎被淹沒在了戲說演義中。在歷史上,荀彧的家世非常顯赫,世代爲官,他的祖父荀淑是漢桓帝時期的大名士,最重要的是他家裏人丁興旺,他有八個兒子,而且個個都非常傑出,所以當時人就送其一個綽號叫“八龍”,荀彧的父親便是“八龍”之一的荀緄。總之,他這一大家子,基本上都在做官,無非有的是在地方,有的是在朝中,比如荀彧的叔父荀爽曾官拜司空。這就是荀彧的家庭背景。
荀彧生於公元163年,此時還是漢桓帝時期,不過等到荀彧四歲的時候,漢桓帝死掉,歷史進入漢靈帝時期。荀彧幼年便露出過人的智慧,加上他勤奮好學,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當時著名的名士何顒見到青年荀彧後非常驚訝,說:“王佐之才也。”我們都知道,在三國之前能夠稱得起王佐之才的一般都指蕭何張良等人。在29歲的時候,曹操見到荀彧,也說過一句話:“吾之子房也。”由此可見荀彧在年輕時候已經表現出不俗來。
荀彧長相有多俊美?真的不輸周瑜嗎?史載荀彧身材偉岸,儀容俊美,這個“儀容俊美”不但指荀彧長得英俊,而且還很會穿衣服。此外,荀彧喜歡薰香,所以他身上經常是清香宜人,《襄陽記》中記載“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這簡直就是三國版的“楚留香”。從這個魅力值來看,應該是不輸美男子周瑜的。
荀彧才能過人,真的不輸孔明諸葛亮嗎?荀彧既然才名很大,那麼有什麼具體事蹟證明嗎?當然有。先說一件小事,他對天下大勢的認識。最開始,荀彧住在潁川,但是在董卓掌控洛陽之後,他就辭官回家,對潁川潁陰的父老鄉親們說:“潁川自古是兵家作戰之要道,如今天下的情況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我們的家鄉就會成爲他們互相征戰的戰場,所以,各位父老鄉親們趕快收拾東西,及早離開。”
當時冀州牧韓馥派人來接荀彧,荀彧就想把鄉親們一起帶走,但是鄉親們卻眷戀家鄉,都不跟隨荀彧離開,不久以後,潁川果然成了戰亂之地。而荀彧到達冀州之後,冀州之主已經不是韓馥,還成了袁紹。袁紹聽說荀彧前來,以非常高的規格接待了荀彧,“待之上賓。”但是荀彧卻在旦夕之間就看出袁紹並非成就大事之明主,故而在短短一年左右之後,荀彧就離開了發展勢頭正好的袁紹。此事足見荀彧有知人之明。
荀彧離開袁紹,選擇的對象就是曹操,這年荀彧29歲。而曹操此時還很寒酸,地盤小,兵馬少、根底淺、威望低。那麼荀彧看中了曹操什麼?爲何又離開袁紹?以後在官渡之戰,荀彧對曹操說的“袁紹十敗和曹操十勝”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曹操征伐徐州的時候,張邈和陳宮聯合流浪軍閥呂布反叛,曹操本身就可憐的根據地頓時三分之二就落入呂布之手。當時也是荀彧在後方堅守,不僅識破了張邈想從他這裏借糧的陰謀,還緊急召喚夏侯惇帶兵處置了一部分叛亂,穩定了軍心。
在公元196年,漢獻帝在一幫東漢舊臣的擁護下,從魔窟長安逃回洛陽。在當時之際,不論是曹操陣營,還是袁紹以及其他陣營,都討論過這件事,那就是到底迎接漢獻帝還是不理睬漢獻帝。雖然曹操後來選擇了迎接,但是在一開始,曹操方面跟袁紹等勢力一樣,都有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支持迎接漢獻帝。而曹操最後決定迎接漢獻帝的關鍵就在於荀彧,荀彧從迎接漢獻帝以獲人望、以服英傑等方面論述了漢獻帝的重要政治作用,說白了握着漢獻帝就“名正言順”,不管是收服百姓之心還是討伐四方諸侯,都有了一面大旗。所以曹操採納荀彧的建議,迎漢獻帝到許昌,這對於曹操的事業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第一個轉型期。
第二個轉型期是官渡之戰,當時曹操帶兵在前線和袁紹的部隊已經相持半年時間,但曹操的軍糧有點不足,這讓曹操很擔心,所以產生了退守許昌的想法。但是當曹操寫信諮詢荀彧的時候,得到的回覆很有見識。荀彧分析了曹操目前的局勢,又分析了往下的情況,他認爲此時袁紹士卒的銳氣也已消磨差不多,接着正是使用奇謀扭轉局面的關鍵時刻,絕對不能退兵,誰退誰將輸得一敗塗地。曹操採納,繼續堅守,不久就等來了許攸的叛投,火燒烏巢,袁紹大敗。
荀彧跟諸葛亮不同,諸葛亮主要是治國理政方面,在其它方面都比較弱。但荀彧卻幾乎是個全才,曹操出戰,一般都留荀彧在後方負責,基本主要任務也是治國理政,但是在軍事謀略方面,荀彧的才能也頗爲驚人,比如官渡之戰等。此外,曹操能夠取得北方統一大業,主要得益於一幫牛氣哄哄的人才,而這批人才多半都是荀彧爲曹操舉薦而來。可以說,荀彧還是曹操集團的人事部經理。比較有名的大才比如鬼才郭嘉、戲志才、大書法家鍾繇、陳羣、荀攸、杜襲等等。
荀彧如此重要,曹操也最賞識他,爲何結局不好:自刎而死?荀彧爲曹操的北方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曹操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對荀彧非常器重,在建安八年還因紀念荀彧的功勞而封荀彧了一個“萬歲亭侯”。
但大業初成之後,曹操也不再是當初的曹操。最開始的曹操,確實是一腔匡扶漢室的忠誠,但到了成績太大的時候,漢獻帝就顯得渺小起來,所以曹操不再滿足只做丞相了,於是有人建議曹操要進步做魏王加九錫,曹操心裏就癢癢的,但是他很想知道荀彧的看法,但荀彧的看法潑了他一頭冷水,因爲荀彧認爲他這樣做與他當初的理想是背道而馳的。曹操因此對荀彧有點不滿意。
後來曹操征伐孫權,就讓荀彧隨軍,到了壽春,荀彧結束了自己的人生,這一年他五十歲。關於荀彧的死亡有兩種記載,一種說法是他因憂懼而病逝,一種說法是曹操派人給荀彧送去一個食盒,但荀彧打開之後看到裏面是空的,就明白了一切,遂自刎而死,另有說法爲服毒而死。追諡號爲敬侯。
結語:荀彧至於曹操,他們可以說是最般配的君臣關係,但很遺憾,荀彧的不足之處在於因爲傳統的忠君思想而對東漢的死忠,而曹操的遺憾之處在於後期對權力的渴望。其實荀彧和諸葛亮還是很像的,不過因爲劉備早死,諸葛亮年輕,輔佐劉禪成就了美名。如果曹操早死,曹丕如同劉禪,以荀彧輔佐,恐怕荀彧也會落個諸葛亮那樣的美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