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04期)
三国时期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祖籍河南许昌,长得英俊潇洒,容貌俊美程度不亚于江东美男子周瑜,其才能更是不输孔明。他对三国历史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诸葛亮。除此之外,有趣的是,他跟诸葛亮还有一些相似之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此人,以及他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和意义。
荀彧是何许人也?我们真的认识他吗?由于《三国演义》以及民间传说都有扬刘贬曹的倾向,所以史载中的荀彧几乎被淹没在了戏说演义中。在历史上,荀彧的家世非常显赫,世代为官,他的祖父荀淑是汉桓帝时期的大名士,最重要的是他家里人丁兴旺,他有八个儿子,而且个个都非常杰出,所以当时人就送其一个绰号叫“八龙”,荀彧的父亲便是“八龙”之一的荀绲。总之,他这一大家子,基本上都在做官,无非有的是在地方,有的是在朝中,比如荀彧的叔父荀爽曾官拜司空。这就是荀彧的家庭背景。
荀彧生于公元163年,此时还是汉桓帝时期,不过等到荀彧四岁的时候,汉桓帝死掉,历史进入汉灵帝时期。荀彧幼年便露出过人的智慧,加上他勤奋好学,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在外。当时著名的名士何颙见到青年荀彧后非常惊讶,说:“王佐之才也。”我们都知道,在三国之前能够称得起王佐之才的一般都指萧何张良等人。在29岁的时候,曹操见到荀彧,也说过一句话:“吾之子房也。”由此可见荀彧在年轻时候已经表现出不俗来。
荀彧长相有多俊美?真的不输周瑜吗?史载荀彧身材伟岸,仪容俊美,这个“仪容俊美”不但指荀彧长得英俊,而且还很会穿衣服。此外,荀彧喜欢熏香,所以他身上经常是清香宜人,《襄阳记》中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这简直就是三国版的“楚留香”。从这个魅力值来看,应该是不输美男子周瑜的。
荀彧才能过人,真的不输孔明诸葛亮吗?荀彧既然才名很大,那么有什么具体事迹证明吗?当然有。先说一件小事,他对天下大势的认识。最开始,荀彧住在颍川,但是在董卓掌控洛阳之后,他就辞官回家,对颍川颍阴的父老乡亲们说:“颍川自古是兵家作战之要道,如今天下的情况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家乡就会成为他们互相征战的战场,所以,各位父老乡亲们赶快收拾东西,及早离开。”
当时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荀彧就想把乡亲们一起带走,但是乡亲们却眷恋家乡,都不跟随荀彧离开,不久以后,颍川果然成了战乱之地。而荀彧到达冀州之后,冀州之主已经不是韩馥,还成了袁绍。袁绍听说荀彧前来,以非常高的规格接待了荀彧,“待之上宾。”但是荀彧却在旦夕之间就看出袁绍并非成就大事之明主,故而在短短一年左右之后,荀彧就离开了发展势头正好的袁绍。此事足见荀彧有知人之明。
荀彧离开袁绍,选择的对象就是曹操,这年荀彧29岁。而曹操此时还很寒酸,地盘小,兵马少、根底浅、威望低。那么荀彧看中了曹操什么?为何又离开袁绍?以后在官渡之战,荀彧对曹操说的“袁绍十败和曹操十胜”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曹操征伐徐州的时候,张邈和陈宫联合流浪军阀吕布反叛,曹操本身就可怜的根据地顿时三分之二就落入吕布之手。当时也是荀彧在后方坚守,不仅识破了张邈想从他这里借粮的阴谋,还紧急召唤夏侯惇带兵处置了一部分叛乱,稳定了军心。
在公元196年,汉献帝在一帮东汉旧臣的拥护下,从魔窟长安逃回洛阳。在当时之际,不论是曹操阵营,还是袁绍以及其他阵营,都讨论过这件事,那就是到底迎接汉献帝还是不理睬汉献帝。虽然曹操后来选择了迎接,但是在一开始,曹操方面跟袁绍等势力一样,都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支持迎接汉献帝。而曹操最后决定迎接汉献帝的关键就在于荀彧,荀彧从迎接汉献帝以获人望、以服英杰等方面论述了汉献帝的重要政治作用,说白了握着汉献帝就“名正言顺”,不管是收服百姓之心还是讨伐四方诸侯,都有了一面大旗。所以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迎汉献帝到许昌,这对于曹操的事业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第一个转型期。
第二个转型期是官渡之战,当时曹操带兵在前线和袁绍的部队已经相持半年时间,但曹操的军粮有点不足,这让曹操很担心,所以产生了退守许昌的想法。但是当曹操写信咨询荀彧的时候,得到的回复很有见识。荀彧分析了曹操目前的局势,又分析了往下的情况,他认为此时袁绍士卒的锐气也已消磨差不多,接着正是使用奇谋扭转局面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退兵,谁退谁将输得一败涂地。曹操采纳,继续坚守,不久就等来了许攸的叛投,火烧乌巢,袁绍大败。
荀彧跟诸葛亮不同,诸葛亮主要是治国理政方面,在其它方面都比较弱。但荀彧却几乎是个全才,曹操出战,一般都留荀彧在后方负责,基本主要任务也是治国理政,但是在军事谋略方面,荀彧的才能也颇为惊人,比如官渡之战等。此外,曹操能够取得北方统一大业,主要得益于一帮牛气哄哄的人才,而这批人才多半都是荀彧为曹操举荐而来。可以说,荀彧还是曹操集团的人事部经理。比较有名的大才比如鬼才郭嘉、戏志才、大书法家钟繇、陈群、荀攸、杜袭等等。
荀彧如此重要,曹操也最赏识他,为何结局不好:自刎而死?荀彧为曹操的北方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对荀彧非常器重,在建安八年还因纪念荀彧的功劳而封荀彧了一个“万岁亭侯”。
但大业初成之后,曹操也不再是当初的曹操。最开始的曹操,确实是一腔匡扶汉室的忠诚,但到了成绩太大的时候,汉献帝就显得渺小起来,所以曹操不再满足只做丞相了,于是有人建议曹操要进步做魏王加九锡,曹操心里就痒痒的,但是他很想知道荀彧的看法,但荀彧的看法泼了他一头冷水,因为荀彧认为他这样做与他当初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曹操因此对荀彧有点不满意。
后来曹操征伐孙权,就让荀彧随军,到了寿春,荀彧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这一年他五十岁。关于荀彧的死亡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是他因忧惧而病逝,一种说法是曹操派人给荀彧送去一个食盒,但荀彧打开之后看到里面是空的,就明白了一切,遂自刎而死,另有说法为服毒而死。追谥号为敬侯。
结语:荀彧至于曹操,他们可以说是最般配的君臣关系,但很遗憾,荀彧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传统的忠君思想而对东汉的死忠,而曹操的遗憾之处在于后期对权力的渴望。其实荀彧和诸葛亮还是很像的,不过因为刘备早死,诸葛亮年轻,辅佐刘禅成就了美名。如果曹操早死,曹丕如同刘禅,以荀彧辅佐,恐怕荀彧也会落个诸葛亮那样的美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