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能隱忍的男人大概是臥薪嚐膽的勾踐了,歷史上最能隱忍的皇后大概非竇妙莫屬了。說到這位傳奇的皇后可是離不開那位誤她一生的帝王漢桓帝劉志。
說到漢桓帝,功績一般但他的後宮確是精彩,一直爲人津津樂道。劉志的第一位皇后梁女瑩,說這位梁女瑩靠家勢上位專寵一點不過。他哥哥便是毒死漢質帝的跋扈將軍粱翼,他姐姐便是當朝太后粱妠。在粱妠兄妹專權的情況下沒有實權的漢桓帝想要不寵這位太后的小妹妹都難梁女瑩在哥哥姐姐的庇護下的確度過了一段奢靡恣意專寵的的生活。但後來梁妠去世她最大的靠山倒下了,梁女瑩的日子開始不那麼順遂了。漢桓帝早就對她的奢侈無度和毒害皇嗣敢怒不敢言,如今便開始冷落她了。
雖然桓帝依舊畏懼梁翼沒有明着和她鬧翻但她的處境已是江河日下。加之她多年無子,桓帝新寵不斷,她更是妒火中燒,隨着梁家勢力逐漸衰弱梁瑩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可最讓她絕望的是家族居然在她失寵之時給了她致命一擊,梁翼妻子孫壽將舅舅的美貌繼女鄧猛女送入掖庭,遂受到恆帝盛寵。(話說她的父母也是奇葩,這名字咋想的)。她的寵愛也成了南柯一夢,面對桓帝的公然冷落和新人笑她毫無辦法。最終,在梁妠死後的第九年,梁女瑩在憂懼中病逝。
話說梁女瑩死後不久,桓帝通過精心策劃終於一舉剷除了梁家的勢力,由此可見桓帝並非無能。言歸正傳我們來說說這位鄧猛女,鄧猛女的盛寵帶給可了她的家族無限榮耀,真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期間恃寵而驕的鄧猛女也沒能逃過爭風喫醋惹的禍,她與另一位寵妃郭貴人互相詆譭陷害惹得桓帝心生厭倦。僅僅五年後鄧猛女便被廢黜囚入暴室,要知道暴室可是懲罰犯罪的下等宮人的地方,堂堂皇后受這等侮辱,鄧猛女如何苟活於世!接下來該竇妙上場了,相比前兩位皇后,竇妙可一點不輸給他們。竇妙的父親是“三君”之一的竇武,從小備受寵愛的竇妙天生麗質才學淵博德才兼備,在當時小有名氣。
165年,竇妙被選入掖庭,少女時期的竇妙也曾懷着對愛情的美好憧憬,那位深宮的帝王,那位翩翩少年,她的表哥,第一次她的心就失落在他哪裏了,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可惜的是皇帝並不喜歡她,相反處處表現出極度厭惡的樣子,懵懂的少女還沒來得及得寵就已經失寵了。可頹廢與絕望並沒有來太久。同年八月,在丈夫十分反對的情況下竇妙還是因天時地利人和被衆臣推立爲皇后,她是幸運的,但也是不幸的。
母儀天下後她並沒有得到丈夫的寵愛,哪怕是一段美好的日子都沒有,相反她貴爲皇后還處處被采女田聖竇貴人等恆帝的寵妃掣肘。她是聰明的,沒有在爭風喫醋這件事上逡巡,她已沒了退路,她把目光放得長遠,籠絡身邊的宮人和官宦,從小在宮中長大的竇妙深諳宮中生存之道,正如同她的上位一樣,皇帝丈夫對她的地位只有威脅,她要想保全自己保全家人只有靠外戚和官宦。面對皇帝,她謹小慎微如履薄冰不敢出半分差池,面對寵妃她優然待之甚至放下身段。這樣的戰戰兢兢的隱忍生活中雖然恆帝屢次想要廢了她另立寵妃田聖爲後,但苦於竇妙爲人處世滴水不漏他也沒有合理的由頭只得悻悻作罷!竇妙才貌雙全德容兼備頗有大家閨秀之風,衆人眼中母儀天下的皇后不二人選。可是桓帝偏偏不愛,桓帝最寵的是田聖,田聖雖是出身微賤的伶人,但身姿妖嬈,嫵媚俏麗,風情萬種,頗懂男人的心意,位份雖是低微的采女,可待遇居然直逼皇后,一時間在宮中更是風頭無二。
不但如此,田聖和其他八名采女更是使出渾身解數迷住了漢桓帝,使漢桓帝流連溫柔鄉忘返。田聖竇妙位主中宮本是高高在上,可是田聖竇貴人等人仗着皇上的寵愛肆無忌憚橫行宮中,根本不把竇妙這位不得寵又無子的皇后放在眼中,甚至有欺辱的大不敬行徑,可無奈竇妙只能啞巴喫黃連,隱忍隱忍再隱忍,多少個烏啼霜寒的夜,她也只有暗念着勾踐的那句“忍者終昌”來給自己一點在這寂寞的深宮活下去的勇氣。她也只是個是十七八歲少女,也曾懷着無比期待的心憧憬着美好的愛情,入宮的那一刻,她把這份期望深深的寄託在了皇帝的身上,可惜她所託非人,一個個殘酷的現實讓她入墜冰窖,心慢慢變得冷硬,她不需要皇帝的寵愛,她要的是權力。於是她採取了內外兼修的辦法,暗地裏對於掖庭永巷她極力用金錢權力拉攏各路官宦宮女,至於朝臣,她通過父親竇武等人在朝臣中翰旋,使朝中輿論紛紛倒向她。如此一來即便漢桓帝再有想要廢后的念頭她的地位也顧固若金湯。
但造化弄人,公元167年這年,漢桓帝病重,漢桓帝眼見田聖封后無望,便把他寵愛的田聖等九名采女封爲貴人,這一舉動更是讓竇妙大爲不滿,要知道貴人只低皇后一個級別。漢桓帝去世後,竇妙被尊了爲太后主持後宮,這時候寵妃田和貴人作死來了,大鬧漢桓帝的梓宮並大放厥詞,據說她是爲了以後的出路想要出宮,雖說田聖以往在竇妙面前跋扈慣了,但現在人家可是太后,要說田聖這智商也是堪憂,剛剛失去了桓帝這位靠山就又來挑釁太后竇妙,竇妙沒慣着她,當初她們邀寵桓帝,桓帝的死和她們脫不了關係,剛剛成爲太后就被如此欺辱,以後她怎麼主持皇宮,立即下令在桓帝靈前絞死田聖。這時候田聖才驚恐萬分的求情,可是她觸碰到了竇妙的底線,活命是不可能的了,田聖很快去見了漢桓帝。接下來竇妙想起以往種種,對另外八名貴人也恨得牙根癢癢,欲下令誅殺他們,竇武和羣臣紛紛進言制止,竇妙現在有更大的事要做,可不想被幾個低賤的貴人影像,於是她們被貶到永巷爲奴。只因漢桓帝無子,多方考慮下立解瀆亭侯劉宏爲帝,是爲漢靈帝。
竇妙開始干政,本想幹出一番作爲挽救千瘡百孔的帝國,卻因“誅宦失敗”被後父親竇武中常侍曹節等矯詔殺死,竇太后遷往南宮雲臺居住,熹平元年(172年),竇妙抑鬱中逝世,諡號桓思皇后,與漢桓帝合葬於宣陵。縱觀竇妙的一生,從入宮到逝世不過短短七年,可她卻經歷了從貴人到太后波瀾壯闊的時光,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呢!她的童年應該是很幸福的,少女時代入了宮又是寂寞無聲,作爲一個女人,不得丈夫的寵愛,作爲皇后,處處被妾室掣肘,作爲太后,又不能力挽狂瀾,最終悲憤交加帶着遺憾離世。後世因爲她處死了漢桓帝寵妃田聖評她善妒,也許並不中肯,她的功績也大多被忽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