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建安年間實際上並不只發生一次瘟疫,結合軍閥混戰、獻帝流亡的現狀,大約是史官沒有得知而無記錄罷了,而二十二年這一次尤其嚴重,蔓延全國實在是知名度太高,因此才被記錄在案。漢桓帝年間爆發了三次瘟疫,漢靈帝在位期間爆發了五次全國性的大瘟疫,其中有四次記載“使使者巡行致醫藥”的記錄,可見疫情的範圍和嚴重性。

提起三國這段歷史,可謂是婦孺皆知。雖然只有幾十年,但是卻異常的精彩紛呈,梟雄們殫精竭慮,名將們鬥智鬥勇。在中國歷史知名度上,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然而,你知道嗎,這樣的精彩卻是一個差點被瘟疫毀掉的時代。 東漢中後期以來,戰亂頻繁。而戰爭和瘟疫往往是一對狼狽爲奸的惡魔。因此,到了漢桓帝和漢靈帝時期,瘟疫爆發十分頻繁而且嚴重。 漢桓帝年間爆發了三次瘟疫,漢靈帝在位期間爆發了五次全國性的大瘟疫,其中有四次記載“使使者巡行致醫藥”的記錄,可見疫情的範圍和嚴重性。 漢獻帝期間倒是隻有一次記錄,但是爆發程度卻是十分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建安七子中包括王粲等人在內的5人死於這場瘟疫,司馬八達之一的“司馬朗”也確認死於這場瘟疫,另外吳國名臣魯肅、吳名將淩統之死雖未明確記載死於瘟疫,但從發病和死亡的時間和身體狀況分析,多半也死於這場瘟疫。 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建安年間實際上並不只發生一次瘟疫,結合軍閥混戰、獻帝流亡的現狀,大約是史官沒有得知而無記錄罷了,而二十二年這一次尤其嚴重,蔓延全國實在是知名度太高,因此才被記錄在案。 而這些瘟疫,也與東漢的滅亡和軍閥混戰緊密聯繫在一起,黃巾起義也是張角等人利用給窮人治病的機會而得以聚衆的。建安二十二年這次瘟疫更是影響了曹孫的戰事,導致了曹操不得不撤兵。

瘟疫和戰爭相互交織,使得當時人口銳減,造成了當時“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景象,整個中原大地哀嚎遍野,十室九空。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三國前後也是一個名醫彙集的時代,華佗、張仲景、董奉等人,奔走於大江南北,挽救了瘟疫下的無數生命。第一部總結瘟疫、傷寒療法的《傷寒雜病論》大約也誕生於漢末三國時期。 不僅如此,當時的術士、方士也特別多,諸如左慈、管輅、于吉等人,實際上在那個時代,方士和醫生是一個十分接近的概念,當醫藥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方士們的土辦法和心理安慰有時候也能抵擋一陣子。而方士的盛行也說明,廣大百姓飽受病痛之苦,無醫診治於是只能信奉方士。 然而,隨着政府和民間無數醫療人員的努力之下瘟疫終於還是過去了,人口得到了逐漸的恢復。這纔有了我們能夠看到的精彩紛呈的三國時代。

千年過去了,變化的是,現代的醫療條件下,許多瘟疫已經徹底消失,還有許多得到了明顯的控制,我們的幸福是古人無法想象的。

然而不變的是,這次疫情得以控制,仍舊是醫護人員辛苦奮戰在一線,爲我們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火牆,然而他們之中,卻有很多人身遭不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