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劍(張若昀)這個角色在前期是相當討喜的,相當於電影的搞笑擔當,他身上高智商與低情商的碰撞使得他擁有極具個人特色的語言表達系統,用自信的理工知識回應別人,直接把對方說懵,傲嬌又毒舌,這種性格使其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卻很容易逗樂觀衆,讓人覺得他賤兮兮的,和《生活大爆炸》裏面謝耳朵類似設定,就是所謂的賤萌。除卻黃劍本身討喜的設定外,他和許子聰(李現)相愛相殺的互動也爲電影狠狠加了一把笑料,本來兩人爲了爭奪MIT的名額的前提一出來,加之許子聰前期並沒有完全被推到“壞人”“反面角色”的定義裏,留有一絲餘地,我就覺得這倆人肯定有戲,果不其然,居然有張若昀穿女裝偷吻李現的一幕,至於爲了李現翻窗戶,甚至“出賣清白”,這是“真愛”吧。

張若昀這兩年風頭正勁,去年的《慶餘年》更是將他又往上推了一個臺階。但是英雄怕見老街坊,再厲害的人都有黑歷史,張若昀也並非一直都能挑到好劇本。

在他過去的影視作品裏,有這樣一部奇葩,分數低到可怕;名字也很奇葩,拍攝時請的也是當時不溫不火的演員,但是這些演員在拍過這部電影后居然陸陸續續都火了,除了張若昀外,還有李現、馬思純……

這簡直就是一部錦鯉爛片啊。

這部電影叫做《奇葩朵朵》,豆瓣評分只有4.3。

電影講的是天才理工男黃劍(張若昀飾)與品學兼優的富二代許子聰(李現飾)爲爭一個麻省理工學院(MIT)知名物理學教授招錄的名額,而成爲明爭暗鬥的競爭對手。黃劍爲達到MIT對社團經驗的要求,不得不選擇加入奇葩各異的淑女培訓班——淑媛社。

菜鳥記者朱珠(馬思純飾)從小學渣,因爲不學無術被留學美國的男朋友嫌棄而分手,想要在事業上有所突破,於是爲了挖掘勁爆素材而隱藏身份混入淑媛社。

這兩個氣場完全不合的奇葩,在共同經歷各種“奇葩盛事”後,逐漸從“冤家路窄”到“愛意萌動”。

這是半勺搞笑爆米花加半勺青春憂傷梗的電影快餐,通篇只教會我們一個道理:當你說不過黃劍這樣的理工直男的時候,能動手就別BB是很有用的交流手段。

先說優點,電影的前半部分還是相當搞笑的,主要是運用男主角理工直男生活裏的幽默感。

像這段主角黃劍和室友因爲冰箱地盤紛爭的奇葩對話:

“第二象限是我的地方。”

“可是它的味道影響了其他象限。”

“你不能阻止分子的移動,你放了屁能吸回去嗎?”

還有,當淑媛社考驗學生如何邀請一位直男去酒吧,女主角朱珠一句“酒吧裏面有核反應堆”就輕而易舉讓黃劍兩眼放光,更搞笑的是所謂的核反應堆居然是一堆柚子寫着柚12345,雖然是拿理工直男開涮,但成功地讓人捧腹。

黃劍(張若昀)這個角色在前期是相當討喜的,相當於電影的搞笑擔當,他身上高智商與低情商的碰撞使得他擁有極具個人特色的語言表達系統,用自信的理工知識回應別人,直接把對方說懵,傲嬌又毒舌,這種性格使其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卻很容易逗樂觀衆,讓人覺得他賤兮兮的,和《生活大爆炸》裏面謝耳朵類似設定,就是所謂的賤萌。

除卻黃劍本身討喜的設定外,他和許子聰(李現)相愛相殺的互動也爲電影狠狠加了一把笑料,本來兩人爲了爭奪MIT的名額的前提一出來,加之許子聰前期並沒有完全被推到“壞人”“反面角色”的定義裏,留有一絲餘地,我就覺得這倆人肯定有戲,果不其然,居然有張若昀穿女裝偷吻李現的一幕,至於爲了李現翻窗戶,甚至“出賣清白”,這是“真愛”吧。

現在看來,張若昀一定想把這些照片毀掉。

雖然有賣腐嫌疑,不過張若昀和李現的演技都是上線的,一個是傲嬌毒舌的理工男,一個是腹黑小少爺,神情動作都是在角色範圍裏面的。

可惜的是當故事發展到了後半部分,就有點亂灑狗血的陣勢,明顯地透出故事邏輯上的不足來。

首先,黃劍爲什麼會喜歡上朱珠?他們倆爲什麼會產生“萬有引力”呢?難道只是強行想讓學霸和學渣在一起來滿足少女們“愛情無所不能”的幻想嗎?

我寧願相信他們是被對方的顏值吸引(扶額)。

另外,李霄雲背叛朋友的那段也真的很不合理啊,金媛媛給她買衣服就能收買李霄雲背叛奇葩組織嗎?再說,那件衣服真的很醜啊。(再次扶額)

這一段劇情太過重拿輕放,和《小時代》那種考驗友情然後抱頭痛哭的橋段犯了一樣的毛病。

再次,本來電影裏黃劍和許子聰是對立的關係,這個設定支撐起了總體的正反派,金媛媛是爲了許子聰纔會處處和淑媛社作對,但是後來黃劍幫許子聰上廁所之後,許子聰就神奇地投入了黃劍陣營,背後大佬都投降了,金媛媛這個反派的堅持看起來就分外不合理,成爲強行爲主角感情發展增加阻力的存在。

還有,張若昀和馬思純的感情互動也有爲誤會而誤會,爲波折而波折的嫌疑,先是張若昀錯怪馬思純,不聽解釋(我不聽我不聽嗚嗚嗚……);再是馬思純差點誤會張若昀而產生的冰箱告白,這個時候人物的性格其實和前半段已經產生了割裂

馬思純的角色特質沒怎麼變,笨笨的善良的喫貨女漢子,張若昀的角色卻開始失掉他前期討喜的特質,傲嬌與毒舌不復存在,沉浸到爲情所傷爲情所感的氣氛之中,所以後期的笑料看起來沒有那麼足了。

在色彩運用上其實也能看出來,電影前半段飽滿的撞色搭配,符合竭力營造幽默氣氛的小心機,馬思純與張若昀誤會的那一段,顏色就清冷單薄許多,爲了呼應角色的感情狀態,似乎想說:我現在不搞笑我要煽情。

正因爲這樣,電影纔會產生強烈的割裂感,搞笑的時候拼命讓你笑,煽情的時候就不管不顧地加戲,沒有自然地過渡。

最後,再說一下細節上的小瑕疵吧。不知你們注意沒,主角穿得都很漂亮好看,妝容精緻,打光柔和,作爲幻想虛構的環境人物讓人容易接受,但是每每金媛媛等姑娘在臺上跳着舞,鏡頭掃到臺下的觀衆時候我總會覺得這是在拍某個現實題材的電影,意思是羣衆演員沒有好好地裝扮,讓電影顯得不夠細緻。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爛就爛在了製作方面的漫不經心,反而是主要演員,還能看得出來用心,但是這無濟於事,因爲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各個方面去努力的。

其實並沒有所謂的錦鯉片,有的只是演員們不斷地堅持自己,提高自己,總有一天,他們會遇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成爲自己的錦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