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近日從南山公園安置房項目部獲悉,目前,工地加快推進室內地暖鋪裝、內牆裝飾、雨污水管道、地下牆體抹灰等關鍵工序,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把因疫情防控耽誤的工期“搶回來”,力爭整個項目比9月底的預期交付時間,提前2個月完成。自2018年3月正式動工至今,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項目建設歷時整兩年,時間緊、任務重、建築體量大、施工條件艱苦,建設過程更幾乎涉及了土建、砌體、鋼筋、預拌砂漿、抹灰等全部建築工種,工人分別來自各縣市區、威海、菏澤等省內地市,河南、江蘇、四川、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水母網3月24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健)2月復工至今,由煙臺藍天集團開發建設、承擔朝陽所城動遷居民安置的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施工進展,備受市民關注。記者近日從南山公園安置房項目部獲悉,目前,工地加快推進室內地暖鋪裝、內牆裝飾、雨污水管道、地下牆體抹灰等關鍵工序,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把因疫情防控耽誤的工期“搶回來”,力爭整個項目比9月底的預期交付時間,提前2個月完成。

昨日上午9時,在位於勝利路和紅旗路交界的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施工現場,轟鳴的塔吊“輕舒長臂”,將建築材料準確吊裝至工作面,10輛土方車、3臺挖掘機、2臺振動碾、5臺剷車一齊開動,整個作業區格外熱鬧。映入眼簾的19棟安置房外牆粉刷一新,剛鋪裝完的彩色路面在日光照射下格外醒目,配上樓宇周邊已在開動的綠化施工,項目整體交付時的盛景,已呼之欲出。

“目前,19棟安置房正在進行室內地暖鋪裝、內牆裝飾、公共部分地磚及電梯前飾施工,同步進行樓梯欄杆、陽臺欄板、戶門等‘掃尾’工作。”談起施工進度,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施工負責人、煙建集團項目經理歐方文如數家珍。

歐方文告訴記者,目前除去對19棟安置房進行裝飾施工之外,還針對工序、工人、原材料等情況靈活調整工期,進行交叉作業:“去年19棟安置房全部封頂之後,我們就開始着手進行裝飾工作,想盡辦法‘趕進度’。譬如業內公認費時費力的地暖施工,我們提早組織施工隊伍進場,還同步開展地下車庫地面作業。最忙的時候,一棟樓內有五六個工種同時開動,協同作戰。”

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毗鄰山體、南高北低、地形複雜,地勢高低不平,給施工作業帶來不小困難。同時,由於項目配套商業,地下室深達四層,巨大的作業面也給施工帶來不小挑戰。目前,受上游企業產能不足影響,部分原材料供給也比較緊張,伴隨着近期外地返崗工人逐漸到崗,4月份工地將迎來交付前的‘會戰’。”歐方文說。

自2018年3月正式動工至今,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項目建設歷時整兩年,時間緊、任務重、建築體量大、施工條件艱苦,建設過程更幾乎涉及了土建、砌體、鋼筋、預拌砂漿、抹灰等全部建築工種,工人分別來自各縣市區、威海、菏澤等省內地市,河南、江蘇、四川、黑龍江等多個省份。疫情防控至今,項目部克服外地工人返崗困難、各工序普遍人手不足的情況,儘早進入復工狀態、協調推進工序進度,確保19棟安置房達到“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設計、最好的配套、最好的質量”的“四最”標準,如期完成交付。

“節後復工第一天時,工地上只有20多名工人。”回想起2月復工首日時人手短缺的情形,項目勞務經理張凱記憶猶新,爲緩解人員不足,張凱和同事們兩次自駕前往海陽、萊陽等地,直接把車開到家門口,接回七八名熟練工人,確保了復工之初10號樓雨污水管網、室內衛生間和陽臺防水等關鍵工序的復工。“從復工到現在,19棟安置房的室內施工、6棟安置房的室外施工一直沒有間斷,目前整個防水班組已經陸續擴充到近40人,雖然工期緊張,但按照目前進度,如期完成防水施工問題不大。”

來自哈爾濱的抹灰班班長李偉全,去年就和近80人的東北籍抹灰隊伍一起在工地上奮戰,年初疫情突發,人在煙臺的李偉全,從年初一就開始聯繫遠在東北的工友們,叮囑儘早開出健康證明,併爲所有返煙工人買了機票:“往年我們都是包車、自駕或坐動車返程,今年情況特殊,爲確保施工進度,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讓工人儘快返程、度過隔離期。”伴隨着2月17日首批東北籍工人抵達工地,目前,80餘名工人已經全部解除隔離,每天從早6點到晚6點,不間斷進行抹灰、刮膩子等工作。“19棟樓抹灰面積超過7萬㎡,年前已經完成大半,年後按照每天1000㎡的進度,最多再有半個月,我們就能完成全部地下室的抹灰工作。這是我來煙臺這麼多年幹過的最大的工程,說什麼也不能讓疫情耽誤,一定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李偉全的聲音裏滿是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