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劉儉林回憶,當日他與往常一樣在醫院內巡視、清理衛生,走到醫院北門附近時,發現在該處的一棵松樹下有一個手提包,“我當時在現場等了一會,一直沒有人來拿,還以爲是沒人要了,就打開看到裏面有厚厚一沓現金,開始有些驚訝,想到在醫院都是來看病的病人,這些錢都是救命錢,就趕緊把包拿到了物業辦公室,希望可以聯繫到失主。” 劉巖說,最終在其家人的幫助下,他們很快聯繫到了失主,劉儉林親手把包還給了失主。

拾金不昧,是一種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近日,山一大二附院一名保潔人員在工作中撿到6000餘元現金多方尋找歸還失主的行爲,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日讓我們更感溫暖。

據瞭解,該名保潔人員名叫劉儉林。在同事的印象中,劉儉林是一名每天騎着自行車上下班,不怎麼愛說話但幹事踏實利索的人。據劉儉林回憶,當日他與往常一樣在醫院內巡視、清理衛生,走到醫院北門附近時,發現在該處的一棵松樹下有一個手提包,“我當時在現場等了一會,一直沒有人來拿,還以爲是沒人要了,就打開看到裏面有厚厚一沓現金,開始有些驚訝,想到在醫院都是來看病的病人,這些錢都是救命錢,就趕緊把包拿到了物業辦公室,希望可以聯繫到失主。” 劉儉林說,”到醫院來的肯定是有急事,人家找不到得多着急。”

在物業辦公室,山東潤華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劉巖打開包發現裏面有6000餘元的現金、兩部手機,還有辦理住院需要的各種手續。正當劉巖想辦法聯繫失主的時候,包內的一部手機響了起來。“是失主的孩子打來的,他本來是打電話詢問家人住院情況,電話通了才知道家裏人把包丟了。” 劉巖說,最終在其家人的幫助下,他們很快聯繫到了失主,劉儉林親手把包還給了失主。據山一大二附院工作人員事後瞭解,丟失手提包的市民當日因爲身體不適前往醫院就醫,在醫院北門松樹下歇口氣時把手提包放下走的時候就忘記了,這正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的特點。

“類似這樣拾金不昧感人的事情在我們工作人員中時有發生,他們像劉儉林一樣,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他們每次都是毫不動心,想方設法聯繫失主,用實際行動傳遞着正能量。” 劉巖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