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圈養的另外一個後果是,父母爲了使孩子們表現更好,更健康更聰明,常常會多方求醫問藥,而求醫問藥究竟帶來了什麼。事實上,直升機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一旦沒有爹媽替他決定,常常就會感到無助,尤其是在獨自面對困難時無所適從。

我們一再強調要素質教育,對於孩子而言,有些東西是必要的,比如信守承諾、準時完成工作,還有如何與陌生人交流,以及如何照顧家庭。不幸的是,在直升機式父母的高壓管教下成長的孩子們,這方面有相當的缺失。更糟糕的是,這還只是這種養育方式的負面影響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些負面影響是根生蒂固的、難以消除的。那又是什麼影響呢?首先,直升機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來自美國的2013年一項研究顯示,83.4%的大學新生覺得修滿學分壓力山大,並且容易心情沮喪。這不算啥,還有更脆弱的,8%的新生甚至考慮過自殺。我們雖不能總是讓直升機式父母背黑鍋,但的的確確與他們的教育方式脫不了干係。爲什麼這麼說呢?事實上,直升機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一旦沒有爹媽替他決定,常常就會感到無助,尤其是在獨自面對困難時無所適從。你想啊,直升機式家長們爲孩子操碎了心,凡事考慮的萬分周全,結果導致孩子既沒有空間、也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能力,自然也不會對自己抱有自信了。您看看,這不僅沒幫到孩子,反到是害了孩子。從一個方面來看,這種結果的出現,一部分源於父母們平時在生活上報喜不報憂。誰都有成功和失敗,父母們也不例外。有的父母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但他們從不與孩子分享自己曾經遇到過的挫折,而是單純地讓他們只關注於自己的成功。孩子們聽得多了,便會模仿父母,設立一個不輸給父母的目標,不管它是否切合實際。大話誰都會說,但真正要做起來卻不容易。他們往往既無能力,又缺情商,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後,他們開始焦慮和不安,最後可能就會一事無成。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父母們也應該將自己的失敗和孩子來分享,並且放寬對他們的要求。圈養的另外一個後果是,父母爲了使孩子們表現更好,更健康更聰明,常常會多方求醫問藥,而求醫問藥究竟帶來了什麼?有調查顯示,11%的美國兒童被診斷爲注意缺陷障礙和多動症,其中6.1%曾因此被開了處方藥。求醫問藥,也有一定的“好處”。一些家長認爲,服用藥物可以改善孩子們的表現,於是許多家長開始讓孩子喫這喫那,不管是否真的有效。除了家長以外,不少大學生也會胡亂使用這類藥物。因爲對於他們而言,服藥是他們能夠支撐下去的唯一途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