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因爲時間有限,我們主要是稍微介紹一下我們對於目前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金融的看法,互聯網保險我們着重介紹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衆安保險,一個是中國平安,互聯網金融我們認爲將會從1.0,也就是網絡平臺、大數據、信用平臺,繼續去到2.0的另外三個要素,也就是解決痛點、建設場景和基礎設施建設。螞蟻金服以第三方支付、大數據、信用評級爲基礎,全面拓展理財市場、衆籌、網貸、互聯網券商、互聯網保險、互聯網銀行,通過這個去跟目前金融市場生態圈發生關係,跟銀行、保險基金等傳統金融機構,跟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借款者、融資租賃公司、小貸公司等。

互聯網金融2.0時代悄然開啓

阿爾法工場:投資能力共享平臺。

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榮幸受到阿爾法工場的邀請,給大家做一個互聯網金融及互聯網保險的報告,我是趙湘懷,現在在安信證券,負責金融行業的研究。

互聯網金融其實是從2013年成爲一個熱點的,2013年7月當時我在國泰君安寫過一遍深度報告——《互聯網金融的三重境界》,這篇報告應該是業內第一篇互聯網金融的賣方深度報告。

在兩年半前深度報告提出對互聯網金融要有一個定義或者分類,我們把互聯網金融定義爲三重境界或者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物理網點的網絡化,特別是分銷渠道的網絡化,從線下走向線上,這個網絡的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是PC端的技術,進行24小時的服務,邊際成本非常低廉。

第二個層次:大數據的運用,這個網,不僅是分銷渠道的網絡化,更是一個智能的網絡,任何客戶的信息都留痕在網絡上,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私人終端這些設備實現一個智能的分析,包括客戶的細分,客戶的確認,客戶的肖像的描述,比如說淘寶網上買東西,買一個,發現會推送另一個類似的東西。

第三個層次,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的信用平臺,是顛覆傳統金融機構的,比如說股權衆籌是顛覆資本市場,P2P顛覆傳統的銀行業,比特幣顛覆傳統的貨幣。所以說,互聯網金融的三個境界,一個是分銷渠道的網絡化,二是大數據雲計算的智能分析,第三個是信用平臺,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

在今年的9月份,安信非銀行互聯金融團隊寫了互聯網金融的6篇系列報告。第一篇是互聯網保險的3.0和衆安保險的探究,第二是中國平安的互聯網金融之路,第三研究了螞蟻金服,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找找這幾篇文章,今天,重點講互聯網保險。

2014年整個互聯網保險行業,累積實現了保費收入,接近900億元,同比增長2倍,遠高於同期電商交易增速的20%。

2014年,共有85家保險公司經營了互聯網保險業務,訪問量超過十八億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四十。產險互聯網市場規模排前兩位的市場份額達80%。

壽險都是由中小的壽險公司佔據的,說明,互聯網保險首先是從產險起步的。互聯網保險首先的創新就是渠道創新,保險行業傳統的營銷渠道面臨成長空間困難,成本較高。

保險產品的創新重在場景,互聯網新的生態環境爲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提供了新穎的場景。比如華泰財產險的的退貨運費險,在2013年的雙十一當天,就成交了1.5億筆,保費收入接近1個億,創造了保險業單一險種成交筆數的記錄。

另外一方面新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定價模式,爲精確定價,比如車險的精確定價,創造了可能性,車聯網的技術,使得車險由傳統的按車型定價,轉爲由行爲定價。

層出不窮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使得可以監控人的生命日常數據,使傳統健康險的定價模式由靜態轉爲動態,在這個基礎上,互聯網保險開始有商業模式創新,傳統保險商業模式主要包括三個元素:產品,渠道,客戶,在互聯網技術引進之後,數據成爲第四個要素。

互聯網保險商業模式,通過構建場景生態圈,跨界競爭,客戶遷徙戰略,新建一個競爭優勢。通過產品優勢壓縮渠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而且在保險公司這塊,可以做一個閉環設計,提高客戶粘着力,深化客戶體驗。從產品的信息瀏覽、諮詢到產品的購買再到後續的產品服務,可以做到一條龍服務。在盈利模式、流程、商業要素的變化之後,保險公司的組織結構變得扁平化。

衆安保險是披着保險外衣的互聯網公司,“三馬”的衆安保險互聯網保險是個試驗田,依託高管的創新型工作,截止2015年六月份,衆安保險在行業中保費排名收入由59位上升至31位。

衆安保險目前是沒有任何分支機構的,然後全後臺運行,與合作伙伴進行共保。衆安目前有十三項產品能夠實現在線的理賠,實現從承保端到理賠段的全線上的閉環。

互聯網保險可能是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做保險,比如,衆安。還有就是傳統金融、傳統保險公司的轉型,那麼毫無疑問,中國平安在互聯網保險這塊處於領先的地位。

中國平安今年的中報披露互聯網用戶達到1.7億人,比年初增加了22%。其實,中國平安目前傳統客戶8000多萬人,這是他過去25年的積累。而互聯網用戶達到1.7億人,只用了兩三年的時間。

陸金所2015年上半年的金融資產交易規模到達五千多億元,同比增長十倍。所以依託傳統金融板塊,中國平安互聯網金融業務正在行列形成新的優勢,對傳統金融的反哺作用正在逐漸顯現。

目前中國平安的戰略可以概括出“一扇門,兩個聚焦,四個市場”。一扇門就是指憑藉任意門,就是說用戶可以在平安的衣、食、住、行、玩多個場景進行切換,享受一站式服務;四個市場分別代表資產交易市場、積分交易市場、汽車交易市場和房產金融市場。

陸金所是這個互聯網業務的旗艦,截止2015年7月,註冊用戶已經突破一千萬,將致力於將自身打造成開放的多元化的金融交易平臺,平安旗下萬里通是搶佔互聯網用戶的流量入口,推動集團客戶業務的遷徙。

簡單的積分公司就是萬里通,當然也配合一號店,使得在平安集團內部,有兩脈價值,一個是門的價值,通過打造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平臺,搶佔互聯網用戶的流量入口;第二是整合中心的價值協同公司的其他業務發力客戶遷徙。平安付是平安交易鏈條的一箇中心環節。

平安付可以使中國平安的各業務形成一個交易的閉環,是中國平安完善交易鏈條的最關鍵環節。2015年上半年通過平安付進行的支付交易清算金額超過五千億元,同比增長20倍。

平安好醫生是傳統服務的互聯網延伸,平安好醫生帶來健康管理業務服務,服務內容加上服務方式的雙重革新,全面延伸了傳統服務的供應鏈。

最後就是平安好車和平安好房,是平安進行跨界競爭的重要嘗試。平安好車切入二手車電商市場,打破了目前汽車服務的格局和現狀,構建全方位的汽車生態圈。平安好房以金融之力去撬動房地產的金融市場,利用金融手段去打造O2O模式的房地產金融生態圈。

今年中國平安中報PPT的第一頁不是談公司規模,不是談利潤增長,而是談他的客戶遷徙,這是平安互聯網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那麼剛纔說了,截止到目前,平安的互聯網用戶可能超過了1.7億,然後今年上半年的活躍用戶達到了五千七百多萬人次,互聯網業務向傳統金融業務遷徙的客戶人數已經超過了千萬。這些都表明了平安已經構建了一個內部的金融生態圈。

昨天我們安信證券召開了年度策略會,我們也發佈了非銀行金融2016年的年度策略報告,在報告中我們提出互聯網金融從1.0時代開始步入2.0時代,那麼1.0時代我們也提到了三個層次,也就是物理網點的網絡化、大數據的應用和網絡智能化,以及虛擬的信用平臺。

2.0我們覺得就是第一要構建或者爭奪場景,第二個就是解決痛點,第三個就是提升或者說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金融就是首先解決要解決一個入口的問題,入口不但是流量要進來,關鍵還是要收費的或者活躍的流量。互聯網金融不依賴於用戶的直接理財需求,而是要嵌入生活消費中,像中國平安所涉及的衣食住行玩。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消費交易支付等生活場景帶來可以付費的用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場景的建設就是互聯網金融的源泉,只有保證這個入口才能使進一步的理財和金融交易變成有源至水,螞蟻金服以這個理念去構建他的金融生態圈。

螞蟻金服以第三方支付、大數據、信用評級爲基礎,全面拓展理財市場、衆籌、網貸、互聯網券商、互聯網保險、互聯網銀行,通過這個去跟目前金融市場生態圈發生關係,跟銀行、保險基金等傳統金融機構,跟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借款者、融資租賃公司、小貸公司等。

第二就是解決痛點,解決痛點其實是互聯網金融存在的意義。我們知道傳統金融機構遵循“二八”原則,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客戶貢獻百分之八十的價值,所以傳統的金融機構都要搞VIP。但這就對屌絲們,或者說中下層的老百姓不公平,他們得不到很好的、完善的金融服務。我記得前幾年諾貝爾和平獎就授予了印度和孟加拉做小額信貸的一羣人,他們推動了當地脫貧致富。所以,互聯網金融,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普惠金融。

我們現在都用餘額寶,那麼餘額寶最大的社會意義是什麼呢?無論我是在內蒙古放羊,還是在貴州貧困地區教書,還是在西藏旅遊,只要我下載一個APP,哪怕我只有一分錢,我都能獲得年利息4%以上的回報。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的銀行,沒有五萬塊錢是沒有辦法辦理理財產品的,而且還要存多少多少天,而且還要去網點辦理手續,不能在網上辦理。

餘額寶爲什麼這麼成功?馬雲只是想做個兩三百億就夠了,結果餘額寶突破了一萬億,就是因爲它有這樣一個社會學意義,他確實解決了很多中下層老闆姓的痛點。現在看有些互聯網公司是不是真正的互聯網公司,看他解決痛點沒有。

目前互聯網,社會上還有很大的需求。比如說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資金配給效率低下,老百姓的錢被騙,收益率不高。社會的閒散資金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還有就是信息的嚴重不對稱,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提供這樣技術,包括邊際成本遞減、大數據分析。

對於互聯網金融,一個他未來能夠發展起來的一個支持就是常務需求,就是滿足過去不能滿足的百分之八十的常務需求,比如說我們券商,我們名譽的最好的券商都是有幾萬的客戶,一家很出名的券商,營業部三萬多客戶,但是真正能服務的客戶,日常打電話溝通的客戶,不超過5%,其他的很多都是放羊,你願意交易就交易,不願意交易就不交易。

第三個層次就是基礎建設,中國經濟之所以比印度好,印度現在年輕人口也很多,人均成本也很低,但爲什麼還是趕不上中國呢,就是因爲中國做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金融要真正的顛覆傳統金融,不是靠一家兩家,比如,螞蟻金服、中國平安,而是要像雨後春筍一樣形成很多、很良性的、不是騙子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就要做大量的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認爲未來主要第一是技術進步,很多公司掏了巨資,做了金融IT的重建;第二就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很多互聯網金融的中樞,因爲每天都可以發生交易,我可以不買保險、不炒股,但是我們會發生支付和交易的行爲,包括看電影,我們也需要支付和交易;第三個就是個人徵信,個人徵信未來應該會下發牌照,估計是一個千億的市場規模,關於徵信系統行業的核心要素,我們也寫過報告。

徵信行業的核心要素,第一,牌照是門檻,第二,數據是基礎,第三,算法是靈魂。

今天,因爲時間有限,我們主要是稍微介紹一下我們對於目前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金融的看法,互聯網保險我們着重介紹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衆安保險,一個是中國平安,互聯網金融我們認爲將會從1.0,也就是網絡平臺、大數據、信用平臺,繼續去到2.0的另外三個要素,也就是解決痛點、建設場景和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