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步调一致的降费方案,不止是为单位缴纳基数划定了调整目标。5月1日起,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将统一调整至16%。

4月4日备受关注的社保费率调整方案定稿公布。

根据《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5月1日起,关系到4亿多参保人员的社保费率将开始调整。

而《方案》中的一些亮点,十分引人关注,值得深入分析。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迎来大改,影响到的不止是企业职工

“降低”费率成为方案的核心目标,这其中又以基本养老的保险的变化最为引人关注。

5月1日起,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将统一调整至16%。

“统一”成为这次调整的亮点之一,这是因为目前全国各省市的社保费率因地而异,差别明显。

以较低的广东地区为例,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城市单位缴纳比例为13%-14%。

山东的济南和江苏的苏州均为19%。

较高的北京和上海地区的单位缴存比例则达到了19%-20%。

南宁更是分区而治,根据市内的城区、开发区、工业区的单位所在地不同缴存比例分为14%、16%、19%三档。

如今这次降费,有了统一的标准,16%将成为全国各地调整的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2014年养老金“并轨”完成,这次统一降费的对象不止包括了企业职工。

在今年统一上调退休金的基础上,这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比例也将迎来第一次同步降费。

全国统一,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统一称为此次社保降费的一大亮点。

企业之外,自行缴纳人员的缴纳基数也将调整

全国步调一致的降费方案,不止是为单位缴纳基数划定了调整目标。

同样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等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数也将迎来变化。

参保人员可在本省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平均工资数据中,按照60%-300%之间自行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让个人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

不止是养老保险,“综合”两字贯穿整个方案

5月1日改变的不止是养老保险单位的缴费比例,失业保险总费率1%的省市将延长降低费率一年至2020年4月30日。

同时,工伤保险同样会将阶段性降低延长至2020年,而且可以根据工伤保险基金的结余量可选择下调20%和50%。

根据2018年年底的数据,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96亿人和2.39亿人。

养老保险之外,这部分参保职工同在《方案》的实施范围之内。

如何保证个人保险待遇不降低?政策拿出了这些办法

此次调整的另一个关键定调-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按时发放。

对于职工最为关心的养老金,财政部也通过亮家底+组合拳的方式给参保职工吃了定心丸。、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在整体上依然处于收大于支的状态,而且历年的滚存结余就高达4.6万亿元。

社保基金的“殷实家底”足以应对目前的支付情况。

同时,未来中央调剂基金将从目前的3%提高至3.5%,收益规模达到1600亿元。

2019年中央财政也将对基本养老保险提高补助至5285亿资金,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此次降费不会影响到个人保险待遇。

此次综合降费在保证个人待遇不变的同时,企业将获得满满的减负获得感。

在前不久整体提高养老金5%之后,企业的政策红包也即将来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