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整,褚民誼剛剛洗漱完畢,靜默偃坐於牀上。這裏是蘇州獅子口第三監獄禮字監二號囚室,6名法警開門而入,他們準備提領褚民誼前往監獄教誨堂臨時佈置的法堂,對他進行最後一次審訊。檢察官梁挹清、書記官王學豪和典獄長陳松年已經在此升座等候。褚民誼將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梁挹清任監刑官。

合流汪僞的漢奸褚民誼,一個教育家的隕落

褚民誼是汪精衛僞政府的要角。抗日期間,他們與蔣介石分道揚鑣,與日本合作,開始所謂的“和平運動”,褚民誼先後出任僞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外交部長”、“駐日大使”和“廣東省省長”等職。抗戰勝利後,他被逮捕審訊。曾經春光無限的教育家,成爲槍下之鬼,一生名譽亦隨之而毀。

時間回到1946年8月23日。得知褚民誼將被斬立決的消息後,30餘名報社記者,一大早就從南京、上海、蘇州等地趕來,聚集在獅子口第三監獄。據《申報》記者報道,褚民誼見法警進入囚室,知道末日已臨,於是央求法警赴女監轉告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陳逆聞訊失色,急囑法警少待,隨即書一便條呈梁檢察官,內雲:‘昨率院方裁定駁回,今晨抗告已送出’,用意當系制止執行,梁檢察官遂以電話向韓首席請示,奉諭:‘不停止執行。’即傳令命復提,褚逆始知實已不能挽回,遂周身換穿新衣。”

投身汪僞7年之後,褚民誼用生命爲代價做出了補償,這年他62歲。

合流汪僞的漢奸褚民誼,一個教育家的隕落

汪精衛:你介紹的祕書長太能幹了

參加汪僞政府之前,褚民誼在上海中法國立工學院院內一座兩層的小樓內住了12年。他是這所學院的院長。1927年3月,北伐軍攻克上海,一個月後,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1931年改稱中法國立工學院)延請他爲校長。1937年上海淪陷,他仍在法租界內堅守崗位,直至1939年8月離校。

褚民誼的三個兒子都是在這座樓裏出生的。“雖然父親那時已是中央大員,但是他更願意以校長的身份出現。經常以該校爲落款發表文章,在家中一樓的小客廳和書房內召集碰頭會、研究工作、接見記者、發表談話,甚至以此作爲編輯部出版醫藥方面的雜誌。我們看到他從外面回到家裏,仍整天忙忙碌碌。”褚民誼的幼子褚幼義對筆者回憶道。

這段時間,褚民誼具有政治家與教育家雙重身份。他做過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監察委員、行政院祕書長等職。但即便在行政院祕書長任內(1932年到1935年),他仍然熱衷教育。當時日本已侵佔我東三省,國難當頭,爲振奮精神、大力提高國人體質,在褚民誼的主持下,1932年首次召開了全國體育會議。中央政府還出面於1933年和1935年分別在南京、上海舉行第五和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他先後擔任籌委會主任、籌委會常務委員,還兼任兩會國術組裁判長,並在兩會開幕式上親自帶領數千小學生表演太極操。

“他的一生始終和教育事業聯繫在一起。”褚幼義說。

褚民誼早年留學法國,積極參與旅歐教育運動,1919年底移居里昂,負責籌建中國第一所海外大學——里昂中法大學,1921年10月建成開學,他任副校長。孫中山於1923年在廣州創辦一文一武兩所學校——廣東大學和黃埔軍校,初由鄒魯任廣東大學校長,待褚民誼在法國獲醫學博士和藥學士後,即回國應聘爲廣東大學教授。

1925年初,鄒魯因孫中山在京病重北上,由褚民誼代理校長數月,並擔任新成立的醫學院院長和學長。其間還受聘於北京大學,任生物系教授。後來,鄒魯因主張“分共”,成爲西山會議派的主將,被撤銷職務。國民政府曾任命顧孟餘爲校長,但他始終不接。經陳公博代理兩個月後,乃於1926年2月19日任命褚民誼署理廣東大學校長兼籌備中山大學事宜。9月廣東大學正式更名爲中山大學後,他投筆從戎,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醫處處長。這之後,就是長達12年的中法國立工學院院長任期。

褚民誼在教育領域駕輕就熟,反倒是從政能力,備受質疑。曾在汪僞政府出任要職的高宗武回憶,汪精衛任行政院長時,之所以讓褚民誼出任行政院祕書長這麼重要的職務,是夫人陳璧君逼迫所致。

“一天晚上,汪因忙於繁重公務很晚回家,汪夫人暴躁地埋怨:‘爲什麼你身爲行政院長要工作那麼長的時間?’汪反駁道:‘那是因爲你介紹的祕書長太能幹了。’”

被連襟帶上歧途

合流汪僞的漢奸褚民誼,一個教育家的隕落


必須要提及的是,褚民誼與汪精衛的親戚關係。陳璧君之所以“逼”汪精衛任用褚民誼擔任行政院祕書長,在高宗武看來,是因爲她的“強烈家庭觀念”:“這在中國是很正常的。戰前在南京我常走訪汪府,見到的人幾乎清一色是汪夫人的親戚,只有一位汪姓譯電員,是汪先生的侄子……南京傀儡政權中重要的職位,有好幾個都由汪夫人的親戚擔任。”

關於親戚關係,據褚幼義講述,他的母親陳舜貞是陳璧君生母衛月朗的養女,生於1902年。衛月朗是一位馬來西亞華僑,早年加入同盟會,曾傾囊變賣首飾,捐助革命。衛月朗晚年多病,在南京淪陷時期長年臥牀不起,陳舜貞經常前往悉心照料。陳舜貞讀書至高中畢業,“可以說是一位賢妻良母型的家庭婦女”。

褚幼義說,陳舜貞並未加入國民黨,不但不參與政治,而且還反對丈夫褚民誼在政府任職。“母親經常告誡我們不要涉足政治,並一再說父親就是沒有聽她的勸說,才弄到這個地步,如果當年一直從醫就不會有事了。”

雖然褚民誼之子褚幼義並不如此認爲,但在一般人看來,褚民誼與汪精衛的連襟關係,是左右他政治傾向的關鍵。

合流汪僞的漢奸褚民誼,一個教育家的隕落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上海淪陷,褚民誼在法租界繼續與西撤的教育部保持聯繫,努力維護滬上教育。1938年汪精衛從重慶出走河內,年底發表豔電,他也並未介入。1939年4月他還在報上公開發表啓事,表明絕不參與其中,並致函教育部轉達蔣介石,得到了教育部同人的肯定答覆。

但汪精衛赴日密談達成組織政府的協議後,於8月到上海,又很容易就說服了褚民誼,令其參加。

按褚民誼寫於1945年11月11日的“自白書”,汪精衛說服他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和平運動”的主張取得了蔣介石的默契:“予讀汪先生豔電後,始知和平運動之肇端;及汪先生到滬之後,始知和平運動之概況。當時盛傳蔣委員長與汪先生分工事,謂抗戰工作,蔣委員長任之;和平工作,汪先生任之。抗戰勝利,和平自然取消;抗戰失敗,和平即可結束戰事。汪先生曾當面告予,謂嘗與蔣委員長談和運,蔣委員長謂抗戰易,和平難。汪先生曰:‘君爲其易,我任其難。’”

所謂“和平運動”主張得到蔣介石的默契,並不符合歷史事實。

但就在汪精衛的邀請下,褚民誼開始放棄教育工作,加入了汪僞政府。褚幼義也承認,褚民誼這一突然的棄教離校舉動,無法公開說明其原委,當時受到譴責是必然的。

漢奸的文化人特質

合流汪僞的漢奸褚民誼,一個教育家的隕落


加入汪僞集團不久,1939年8月底,褚民誼成爲僞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副主席,並當選僞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接下來的六屆一中全會上,成爲僞中央黨部的祕書長,相當於汪精衛的大管家。由此可見汪精衛對其的信任和器重。

在褚民誼成爲汪僞黨中央祕書長當天,發表了針對重慶的勸降“微電”。電文稱,抗戰不能持久,“長此相持,國不成國,民無噍類”。而日本的近衛聲明,並無領土野心,“不妨害吾之獨立自由”,希望重慶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打開僵局,以近衛聲明爲談判基礎,“推派代表來滬,共商國是”,“民誼當盡最大之努力,從中斡旋。”

對重慶國民政府,褚民誼鼓吹對日和談的必要性。而在面對日本時,褚民誼也有善待中國人的規勸,1939年11月21日,褚民誼在《中華日報》刊發《中日和平與文化合作》,就表達了這種觀點。褚民誼特別提及,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對中美親善的特別意義。教育是褚民誼的老本行,他公開發表此文,頗有向日本喊話,對中國文化教育進行提攜之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