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消息,比爾及美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合創立人比爾·蓋茨今日在新世代廁所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如何滿足全球45億人安全如廁的問題,充滿巨大的商機。

在開幕式演講中,蓋茨表示,目前全球還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由於無法使用安全衛生的廁所,無法過上安全的生活。

蓋茨介紹稱,基金會於2012年舉辦廁博會,推出新世代廁所的概念。如今,這一概念已經成熟並開始應用,並在未來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在介紹蓋茨基金會對廁所改進的原因之前,蓋茨將一罐人類糞便擺放在了講臺上。他介紹稱,在缺乏衛生設施的地區,人類糞便中的病原體引發的疾病,結合營養不良,造成了很多兒童的死亡。而未來幾十年,人口增加和水資源匱乏,也會給衛生系統帶來更多壓力。這其中,非洲、亞洲和很多城市面臨的挑戰更加嚴重。

蓋茨稱,他在十年前結束在微軟的全職工作,並投身於公益事業中時,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當時水資源問題被頻繁提及,而蓋茨在走訪非洲、亞洲地區時,觀察到了水資源被人類糞便污染的情況。

“我們看到孩子們在被糞便污染的環境中玩耍,貧困社區的廁所環境也十分惡劣。”蓋茨基金會最終決定對此採取行動。

“除了讓人有飯喫,還要有衛生健康的廁所。”蓋茨說。

從2009年起,蓋茨開始與科學家和工程師探討建立突破現有抽水馬桶對水資源消耗的標準,並提供可以在廁所內部處理糞便,不影響其他體系的替代性解決方案。

從技術上看,這一問題並非難以逾越,但蓋茨介紹說,阻礙仍然存在。

他以計算機技術變革進行類比,稱當前結合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人類糞便處理系統類似於早期的大型機,採用中央集成系統,僅供機構使用。但進入PC時代後,計算設備結合Windows等操作系統,在個人使用領域中迅速普及,並進一步小型化。

蓋茨表示,衛生處理設施也可以形成同樣的改變。在過去數年中,蓋茨基金會已經投入了2億美元用以研究無需下水道的廁所。由於大型企業參與帶來的成本降低,以及全世界對廁所問題關注的提升,已經推動了廁所技術變革的發生。

在演講中,蓋茨介紹了可以以普通垃圾處理措施處理糞便的新世代廁所,以及與合作伙伴開發的小型社區化糞便處理器。其中,後者可以對人類糞便進行處理,在消滅病原體,淨化廢水後,將其轉化來具有經濟價值的副產品。

蓋茨表示,這些解決方案集成了很多技術。“10年前,我們還沒想到會談這麼多關於廁所的技術。”他說,過去7年來,已經看到了很多進展和進步。

在演講最後,蓋茨表示,基金會正在推動,通過商業化的方式,繼續推動過去數百年來都沒有出現的廁所革命。

蓋茨介紹稱,蓋茨基金會將對相關企業提供啓動資金,促進建立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市場,從而在無需政府財政支持的的情況下,利用商業化的方式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他表示,這將是一個一年60億美元的市場,如果加上週邊市場的發展,該產業的價值將會翻倍。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通過政策法規推動提高污水的效率,中國也在其中具有很大的潛力。雖然抽水馬桶已經在很多中國城市家庭中普及,但邊遠地區也同樣需要類似的設備。

蓋茨表示,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國際金融投資機構和政府援助機構已經參與到推動中來。蓋茨基金會也將繼續擴大政府和企業在其中的參與。

他說,蓋茨基金會將繼續投資2億美元來開發相關技術,並建立技術標準和市場。這些投資的風險也會小於先前對技術發展的投資。

蓋茨說:“我們真的在迎接一場革命。我們要快一點把細分市場建立起來,並擴大規模,我不知道速度會有多快,但肯定會很快的。”

編輯: 成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