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古代,貨幣的作用並不僅僅只是交易而已,許多上級會爲一些取得重大功勞或成就的部下們,頒發有功勳章,而農工商部二等功獎牌就是其中一種。

此件拍品規格:配原圖重量:36.9g

1906年,清朝民間要求清政府振興農工商業,“創劇痛深之際,正當臥薪嚐膽之時,急宜奮發有爲,以圖整頓,借材異地,變法自強”督促政府隨時局的變化而實施不同的經濟政策,改變過去固步自封的落後狀態。在民意的要求下,清政府於1906年11月6日頒佈官制改革方案,工部併入商,成立了農工商部,商部下設四司一廳,掌全國農工商政並森林、水產、河防、水利、商標、專利等諸事。爲了改進工作效能,清政府推行了新型的官員管理機制和獎懲制度,制定出了一些列工商獎勵章程,兩年擇優褒獎一次。爲了防止官員徇私舞弊、謀取私利,農工商部在章程之首就提出“欲使各官等砥礪廉隅,專心一志,非厚給廉俸不足以激勵清流,然獎勵之餘須尤用法,使之儆威。”爲此,清政府爲官員拋出了鉅額獎金,一種是獎勵那些在“專司商務局、所、學堂、招商等專利文憑、譯書譯報、聘請洋工程師及臣部司員升調”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官員;一種是獎勵那些“專司開墾、農務、桑蠶、山利、水利、樹藝、農牧等一切生殖之事”的官員。在這個背景下,北洋大臣獎牌、農工商部獎牌等由此應運而生。僅農工商部獎牌分“一等”、“二等”和“三等”三個類型。

近日,公司有幸徵得一枚“農工商部二等功獎牌”,其重量36.9g。該獎牌內鑄一圈,圈內自上而下直讀“獎牌”二字,圈外右面鑄“農工商部制”五字,與之對應的是滿文文字。

獎牌背面爲雙龍爭星圖。兩條龍以豎立的姿態面對面地躍身立於圈內,龍口中間,是一個形象飽滿的太陽星。星下寫“二等”二字。九朵祥雲分別鑲於龍的頭部、背部、腹部、臀部和尾部。其中八朵雲是成雙成對,一朵是單擺,體現出了龍九五之尊的身份。龍身下則是五座山,有“五嶽”之意,寓意中國的東、南、西、北、中五座大山。

此獎牌在整體設計上簡中有繁,匠心獨運,寓意深刻,充分體現了清政府大力推動農工商“興利”、振興國民經濟的決心。同時農工商部二等獎牌由於不屬流通幣,所以流入民間極爲稀少,現在的市場上更爲罕見。許多人沒見過這種銀幣。從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方面都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此農工商部二等功獎牌源於山東陳先生的珍藏,即將參加5月份的深圳文博會,若對此件藏品感興趣的收藏家及時聯繫寶隆國際。 公司地址:珠海市香洲區人民西路777號敦煌大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