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孩子從呱呱落地起就具備的一項技能,小孩子是不會說話的,所以,她們只會用哭來傳遞自己的情緒。

餓了,哭!
困了,哭!
害怕了,哭!
委屈了,哭!
大多數媽媽聽到孩子哭時,第一反應都是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安慰,這時候,很多爸爸都會說:“每次孩子一哭就去抱,孩子都是被你這樣慣壞的!”

這句話一點都不陌生,絕大多數人都聽過、或者說過,孩子哭鬧時把孩子抱起來真的會把孩子慣壞嗎?
英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就相信這個看法,他覺得孩子不能慣着,所以對待孩子的哭鬧,他採用的辦法就是“孩子哭的時候不抱,孩子不哭的時候才抱!”。隨着孩子慢慢長大,他竟然發現孩子有輕微的抑鬱症,最後,在孩子30歲的時候選擇了自殺!他想起自己一直以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感到無比的後悔!

孩子的哭聲,雖然聽起來只是“哇哇哇”的一種聲音,但哭聲裏其實是含有一定信息的。一羣研究者們針對孩子的哭聲,做出了一項調查,他們用特殊的高速相機做出了記錄,在寶寶哭的時候,媽媽走到搖牀邊拍了拍他,做出了回應,隨後寶寶就安靜了下來。
兩人之間的互動好像在說,“媽媽,你在嗎?”“我在。”具相機記錄,這種互動一天中要發生好幾次,雖然兩人並沒有談話,但是兩人之間就像是用特殊的方式交流着。所以說,有時候孩子哭鬧時,媽媽把孩子抱起來並不是嬌慣,而是安撫。

孩子哭鬧的緣由離不開這幾點,家長只要根據情況來判斷,就知道自己該不該馬上抱起孩子了。
一、因爲身體原因而哭泣。
孩子哭泣最常見的原因是餓了、尿褲子了,哪裏痛了等。孩子會因爲身體上的不舒服而大哭,這時候媽媽需要及時安慰孩子,並給孩子提供幫助。因爲這個時候產生的問題,孩子是不能夠自己解決的,如果家長不及時給予孩子安慰,孩子會感覺爸爸媽媽不愛他。

二、睡覺前爲表達抗議的哭泣。
如果到了睡覺時間,孩子還在玩小具不睡覺,這時候家長把玩具沒收的話,孩子爲表達心中的不滿,也會用哭泣來表示抗議。這時候家長最好的辦法是,先不管孩子,看孩子是否可以放棄玩玩具,慢慢進入夢鄉。如果孩子鬧了很長時間還沒有停的話,這就說明,此時的孩子是難過的,是需要安撫的,所以家長還是要及時給出回應。

三、想要父母由着自己的哭泣。
當孩子慢慢長大,已經有自己意識時,如果他發現自己的哭聲可以獲得爸爸媽媽的安慰,那麼就會嘗試着用哭聲‘威脅’父母。做錯事受到批評就哭,想要買玩具但家長不給他買也哭,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也會哭。
總之,只要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哭。這時候家長就要認真考慮孩子的哭聲了,家長只有及時的告訴孩子:如果你做的事情不正確,那麼就算是哭也是沒有用的!只有這樣孩子纔不會變的任性。
哭泣是難過時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孩子任性的武器,家長只有正確辨別孩子哭聲所蘊涵的信息,才能在孩子真正難過時安慰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