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习系列谈②】汇聚创新动能 激发特区活力

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

□ 柳咏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在汕头特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创新发展主动权”的重要论述,为我市聚力创新激发新动能,推动新一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点亮了明灯、指引了方向。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潮流的代名词。“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汕头多年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相继出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但是,对照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要求,仍存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孵化育成体系不健全、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汇聚创新动能、激发特区活力,力争赢得发展主动权,已成为当前我市的重要任务。

激发创新动能,必须凝心聚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要坚持把创新引领发展作为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瞄准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领域,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开台,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基础较好的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海洋新兴产业等潜力产业,打造产业体系新支柱。大力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重点,打好降低用地、用工、融资、社会保险、物流成本等“组合拳”。高标准编制实施工业园区专项规划,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多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特色园区,推进城市和产业协同可持续发展。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现代信息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大数据的翅膀。

激发创新动能,必须补足短板加快技术创新。要紧锣密鼓筹建省实验室,尽快发挥其开放式科研创新平台作用,整合利用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科研力量,带动地方产业的经济发展。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汕头合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设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科技资源集聚新窗口,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与知名机构合作,建立政府引导型创业投资基金。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举办更具影响力、更具实效的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参赛优质项目落地汕头。推进普惠性科技金融扶持政策,鼓励设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树立科技企业孵化与培育发展新标杆,鼓励设立异地孵化器,鼓励本地产业龙头企业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做好对国家级高新区、华侨试验区等发展平台的服务,推动新的工业园区申报省级高新区。

“创新,是第一动力!”唯有不断创新,掌握更多“核心技术”、生产更多“拳头产品”、提供更多“贴心服务”,企业才能具有竞争力;唯有加速创新,才能实现区域在全国全世界价值链上的攀升。汕头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唯有坚定不移地走好创新战略之路。

编辑:建城、瑶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