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新時代的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世界,培養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教育管理的主要對象是人。因此,在學校教育管理過程中要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發揮教育管理中的人性邏輯,實行人性化管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挖掘師生的潛在能力,使學校師生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學校要發揮教育管理中的人性邏輯,實行人性化管理

首先,管理者要轉變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爲本”的服務宗旨、服務意識。在教育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真正去關心學生、關心教師,深入教室與辦公室、深入學生,去傾聽教師、學生的心聲,瞭解他們的所想、所需。管理者只有尊重教師,以教師爲本,教師才能尊重學生,以學生爲本。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種尊重人、愛護人的管理氛圍,調動教師爲學生服務、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才能營造一個和諧融洽、平等團結的良好師生關係,充分發揮教師的巨大感召力,在言傳身教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同時,管理者對於學生的日常行爲多鼓勵、多表揚,正確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行爲習慣,保障各項制度都能順利貫徹落實,確保學校教育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其次,管理者要勇於拋棄自身原有的權力意識和強制性的約束思想,體現教育管理的人性邏輯,真正實現人性化的管理工作。工作中,管理者要充分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以關心、關愛代替強制執行制度,將學生的需求與利益作爲制度執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性化的方式喚醒學生的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意識,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自己的行爲、管理自己的事務、維護自己的權利,促使學生通過自我反省來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激發學生的自律意識,從而達到促進學校和諧發展的目的。比如,在學生違反了學校的行爲規範時,管理者要讓其充分意識到行爲規範的重要性,同時給予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喚醒學生內在的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意識,從感情上減輕學生的牴觸心理,促使學生主動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配合管理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