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天氣乾燥,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無論再怎麼預防,很多人還是“防不勝防”的生病了。

寶媽羣裏看到有寶媽在詢問:寶寶前陣子發燒,退燒之後晚上睡覺總是流很多汗,又時候睡衣枕頭都給弄溼了,到底是怎麼回事?要不要緊?

寶寶睡覺時滿頭大汗,很多寶媽應該都有過類似經歷。

但是寶寶流的是虛汗還是實汗?寶寶睡覺流很多汗是否正常?是不是有什麼隱藏的身體病症?這是很多寶媽都會擔心、焦慮的問題。

寶寶睡覺時的滿頭大汗,確實藏着一些身體健康的小祕密,家長們一定要學會分辨寶寶睡覺流汗是否正常。

1/

多汗是孩子的生理特點!

這種情況下多汗不必擔心!

首先我們要知道,出汗是身體內的一種神經反射表現,也是機體散發多餘熱量、調節體溫的一種方式。

小孩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中生理代謝旺盛,大腦的神經系統發育也還不完善,對體溫的控制調節較弱,只能通過出汗將多餘的熱量散發,調節體溫達到正常範圍。

尤其是嬰幼兒,體液含量佔體重比例最高,皮膚表層的微血管更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更容易大量出汗。

並且,入睡出汗與頭部出汗,這也是寶寶的發育特點之一。

孩子白天活動多體內產生的熱量也多,而機體沒有能力及時將多餘的熱量散發出去,等到孩子入睡時,身體新陳代謝不能及時減慢,積蓄體內的多餘熱量就會以出汗的方式在短時間內釋放。

嬰幼兒身上的汗毛開放較少,主要還是通過頭部散熱。而且越小的孩子頭部散熱所佔全身散熱的百分比越高,所以看到入睡後的孩子滿頭大汗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寶寶生理性多汗的特點:

1、入睡頭部出汗,熟睡或入睡1-2個小時後出汗逐漸停止;

2、寶寶除了入睡出汗,沒有其他異常症狀,如:夜啼、厭食、口臭、頭髮稀疏缺少光澤、面色蒼白、倦怠乏力等。

2/

這些出汗症狀,家長要注意!

1、疾病過後,體虛多汗

孩子生病發燒對機體消耗比較大,生病好之後精神不好,免疫力還沒有恢復正常水平,身體各方面能力尚未恢復,體質比較差,容易出虛汗。

建議:多喫蔬果補充必須維生素,適當戶外活動可增強抵抗力。

2、某些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出汗

小孩在晚上睡着後輕易出虛汗,經常會弄溼背心或牀單,並且一受涼就易生病,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爲“盜汗症”,很可能是孩子缺鈣的一種表現,屬於佝僂症的初期表現,家長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

l 缺鈣/佝僂病:

以3歲以下的小兒爲主,主要表現在上半夜出汗,這是由於血鈣偏低引起的。

除了骨骼的生長發育需要鈣質以外,身體各個系統的發育也需要鈣質的參與,缺鈣會使人體自我調節系統失調,而引起一系列神經症狀,盜汗、多汗就是一種常見現象。

l 結核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爲特點。患兒同時還有咳嗽、食慾不振、淋巴結腫、低熱消瘦、體重不增或下降、食慾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

這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並且隱藏性較強,起初症狀不明顯,還可能出現漏診的狀況,但等到症狀明顯,病情一般已經較爲嚴重。

所以,發現寶寶出現以上症狀,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咯。

3/

護理多汗寶寶,媽媽要更仔細!

1、儘量避免外界原因導致孩子多汗

很多家長總是害怕孩子着涼,秉承和“孩子永遠比我們穿多一件”的原則,每天把孩子捂成一個汗寶寶。

其實,寶寶的溫度感受跟成年人一樣,摸摸寶寶的後頸、背部,不出汗不涼,寶寶睡得香,溫度就正好。

給寶寶穿多蓋多,捂出一身汗又沒能及時擦乾,反而更容易讓寶寶着涼生病。

2、汗水及時擦,汗衣及時換

出汗後及時擦拭乾淨,保持皮膚乾爽,能跟好的避免着涼。寶寶大量出汗狀態下,如運動後、入睡時,多準備一套乾淨的衣服、寢具汗溼時及時換上。

3、注意補充水分鹽分

出汗多的寶寶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6個月內的寶寶建議多喝奶就可以了,6個月以上的寶寶建議適量喝水或喫水果。

大量出汗還會容易流失鈣、鋅元素,所以“汗寶寶”可以適當多喫一些含鈣、含鋅豐富的食物。

4、保持室內通風

出汗後的潮溼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家長們要注意開窗保持室內通風哦。

.END.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衆平臺,在這裏,爲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衆號:shifenmama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