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此,該協會在報告中指出,如果停止向中國出口美國的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那麼美國半導體制造商將要承擔830億美元(摺合約577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這一筆金額約爲2018全年美國半導體企業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然而,在美國半導體業界看來,若無法繼續與中企維持合作,恐怕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成爲全球芯片行業的領先者。

近年來,在中國半導體的研發進程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之下,另一邊的美國卻在開始擔憂着自己的安全問題,還打算限制美國芯片製造商與中企的合作。據美國媒體3月10日最新報道,針對美國此前發起的限制行爲,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IndustryAssociation)又拿出了一份新報告警告美國相關部門,若堅持上述行爲,將會爲美國自身的半導體產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損失。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半導體公司對華的銷售額高達750億美元(摺合約5218億元人民幣)。據此,該協會在報告中指出,如果停止向中國出口美國的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那麼美國半導體制造商將要承擔830億美元(摺合約577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這一筆金額約爲2018全年美國半導體企業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另一家機構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ConsultingGroupInc.)也認爲,在當下全球科技行業的供應鏈緊密相連下,若執意要中止與全球重要的消費市場合作,那麼可能會讓美國企業損失更多。因此,在意識到與中國半導體市場繼續合作的必要性後,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已經計劃,利用這份新報告向美國有關部門提出要求,繼續向華爲和其他中國企業供貨。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爲了進一步防止技術外流,包括日本、美國在內的42個國家在2月23日宣佈,將擴大對半導體產品的出口限制範圍。據悉,新限制的產品中增加了非民用的半導體基板製造技術以及可用於網絡共計的非民用軟件。然而,在這些國家爲了保護自家的半導體制造技術而採取行動之際,卻不知中國的自研芯片產業也早已今非昔比。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上的佔比爲24%,到了2019年中國的銷售額佔比已經提升至35%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的一則報道還指出,中國新興芯片的產量有望在今年底佔到全球存儲芯片總產量的5%左右。此外,我國的芯片製造巨頭中芯國際已經在去年年底實現14nm芯片的量產,並在今年2月底對外透露,萬衆期待的7nm芯片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小規模生產。

看到中國在芯片製造產業的奮起直追,美國卻還在擔憂自家在海外的芯片生產線,未來因此會不會遭到斷供。然而,在美國半導體業界看來,若無法繼續與中企維持合作,恐怕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成爲全球芯片行業的領先者。據悉,目前華爲已經將無美供應鏈的計劃提升日程。僅在去年第三季度,華爲交付的智能手機中就有74.6%使用了自研的麒麟芯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