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和田玉,免不了需要了解地理礦物的知識,不少朋友搞不好都變成了愛翻歷史書和喜歡地理的“老學究”了,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其實很多的我在做自媒體之前也並不是完全瞭解,和田玉行業就是這樣,錯了沒關係,花了錢喫藥其實也無妨的,但你必須在交流中不斷的進步,錯了就認就行了,爲什麼說和田玉這個行業磨鍊心境,因爲很多親眼所見到的東西,都不一定是真實的,所以不斷的學習進步非常的必要,用眼睛和經驗來判斷不一定準,我們舉一個例子,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許多新手(甚至部分商家)都沒搞清楚的事情,那就是透閃石含量到底多少纔是和田玉呢?

首先我們要說一說到底啥是透閃石,透閃石屬於變質岩,是由白雲石(CaMg(CO3)2)和石英(SiO2)在特殊的地質條件下形成,而且透閃石本身也會在特殊的條件下轉化成其他的礦石,大自然的神奇你很難言說。

透閃石有一個很奇妙的特徵,就是內部形成一種交織紋的結構,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布就是交織出來的,因爲這樣的結構非常結實,礦物裏面存在這種結構的結果就是和田玉雖然被稱爲“軟玉”,可着實一點也不軟,硬度可以劃普通的玻璃,韌度也很好。

看過我以前文章的朋友會發現一件事,我多次說過,業內一般會把透閃石含量超過95%的石頭稱爲新疆和田玉,其實這裏有一個勘誤,這個民間說法會引起歧義,因爲根據國家標準,和田玉鑑定方法按GB/T16553的第四章規定進行。這個標準裏和田玉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原文如下:“和田玉係指產於新疆境內崑崙山-阿爾金山一帶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隱晶透閃石爲主的玉石。”從這一標準表述我們可以看出兩個重點:

新疆和田玉被“廣義”的認定爲新疆境內,但我們都知道崑崙山和阿爾金山並不是新疆獨有,所以這一條只不過是語義上的規定罷了。

其次以微晶-隱晶透閃石爲主的玉石,說明和田玉並不是純透閃石,而是一種以透閃石爲主的複合礦物,沒有規定具體的含量,請注意其中沒有什麼紅玉這種東西,所以商家跟你說這個是地道的新疆紅玉一定是騙子。

另外在2013年的時候,國家標準GSB16-3061-2013新定義了《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這個標準和以前的標準相比,最大的好處就是重新的定義了和田玉只有文字描述沒有實物去對比顏色的問題,我們的鑑定機構,在鑑定和田玉的時候最簡單的科學方法就是使用光譜,因爲礦石的內部結構做出來的光譜曲線不特徵(沒有打錯字,“不特徵”是礦物質檢測項目的一項),少見吸收線,結構較爲明顯,很容易一眼就看出來;而皮色鑑定多使用紫外線-可見光的光譜儀加拉曼光譜來對比,通過特徵峯可以看出來皮色是否有問題,我其實一直建議各位玉友對藏品皮色有疑問的,直接去做一個鑑定,比你在網上找“專家”看來看去要穩妥的多。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可能會稍微有點繞,但我希望玉友們明白,尊重科學和相信科學同樣重要,因爲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哪個行業都不會錯的,只有掌握了它,我們才能更好的玩和田玉,不會鬧笑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