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據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22日報道,2016年10月,江岸區“漢口文創谷”獲批武漢第三批“創谷”項目啓動建設,區政府聯合社會各方力量,依託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建設“漢口文創谷”,其中以“平和打包廠”——現存最久遠、規模最大、保持最完整的武漢早期工業建築爲基礎,建設龍頭地標。

漢口平和打包廠變身時尚創意產業園(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經過2年多的改造,2019年正式投入運營,武漢早期棉花打包“工廠”變身爲多牛世界時尚創意產業園。

漢口平和打包廠變身時尚創意產業園(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這裏基本保留了許多早期工業建築的遺蹟——高高聳立的棉花運送滑梯、厚重的工廠大門、燕尾式的建築鋼樑等,還加入了空中玻璃地板、室外休閒花園、現代裝置藝術品等許多現代建築特色。

漢口平和打包廠變身時尚創意產業園(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迄今爲止,園區已成功引進50餘家企業落戶,逐步形成文化藝術、時尚設計、科技創意三大板塊的內容產業和人才聚集新高地。

漢口平和打包廠變身時尚創意產業園(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目前代表企業有以時尚設計爲代表的知味傳媒等;以文化內容生產爲代表的鵝社、仁合書院、知音號藝術發展中心等;有以高端產品定製爲代表的鬱景歐韻家居等,還有以科技創意爲代表的阿里雲創新中心、微夢傳媒、人人視頻等。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如今,園區就業人數已超過600人,後期預計將達到3000餘人,同時通過園區內容企業 “平臺+內容”的雙驅動模式,帶動園外或線上新個體創業就業總數至萬數規模。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鵝社書店藝術館(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改造後的漢口平和打包廠吸引衆多年輕人前往打卡(周國獻2019年10月拍攝)

.

【相關鏈接】:

大武漢系列之8:平和打包廠

漢口平和打包廠續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