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大家好,我是這篇文章的責任編輯雄大@雄大評裝修,與其他文章不同,我想在這篇文章伊始,就來說說這篇文章的來龍去脈。

機緣巧合下,我在微博@長沙老王 設計師的引薦下,認識了“善吟共益”這個慈善機構的創始人,一羣留美的學生們,他們整整用了6年時間一直在號召海外人士關注中國貧困山區兒童,並且每年會組織大量的海內外人士回國支教。這次他們聯合了一批裝修設計師,爲下面故事中的“吳爺爺”家重新建造他的房子,我被他們的精神打動,第一時間答應幫他們免費發佈這個故事,爲“吳爺爺”家的裝修費用籌集款項。希望憑着《裝修情報》在行業內以及讀者之間的號召力,爲吳爺爺家“添磚加瓦”。

住宅面積: 338平方米

毀房日期:2018年1月

地點:湖南省鳳凰縣臘爾山鎮的賀村

土地所有權:吳鑫發

事發詳情:寒冬臘月,大火燒光了孩子的家

福兮禍所伏

吳家爺爺年歲七十一,奶奶六十,祖孫五口同住。兒子與媳婦雖然身有殘疾,但是依舊堅持外出打工,只爲賺一些錢補貼家用。一家人住在磚房裏,雖談不上大富大貴,但有喫有穿,子孫繞膝,日子還算安穩平靜。

然而,這種平靜在二零一八年的一個寒冬日裏被打破了。一把火,瞬間燒光了他們整個家庭的所有。

​吳爺爺眼裏滿是沮喪,說:“那時候在外面,回來的時候眼睜睜的看着整個家燒沒了。”

不幸中的萬幸,是家中沒有人員傷亡。就連貓媽媽都奮力救出了自己的一隻幼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頑強。但曾經可以遮風避雨的家,一場大火後留給吳爺爺他們的只剩下無奈和嘆息:以後的日子該怎麼辦?

我去吳爺爺家的時候,已經是次年五月末了。我到的那一天,山中下起了淅瀝小雨,天氣微涼。明明正是入夏時節,但我還是不禁從箱子裏抽出棉襖披上,當地支教的老師特意把冬天用來取暖的小火爐拿了出來,才稍微暖和一些。山中多變的氣候,讓我隱隱對吳爺爺一家的生活狀態有些擔心。

從學校到爺爺家車程大概十五分鐘,到達後看到了出來迎接我們的吳爺爺。

吳爺爺的兩個孫女在附近的的賀小學讀書,奶奶今日外出,剩下一個三歲小孫子跟着他。小孫子不太會說話,但是“爺爺”二字叫得格外響亮。提到小孫子,爺爺很自豪,說:“他們說這孩子就愛跟着我。”

​一路上我們笑着跟小孫子打趣。小孫子一點也不怕生,雖然只會說苗語,但是眼睛圓溜溜的看着我們,生得很是水靈。涼鞋反着穿,褲子大到要提着走路。腳上全是灰塵水泥,夾雜着一些像是剛風乾的血漬。但這一切,都不妨礙他跑得比誰都歡快。我不禁想象,他長大以後會是什麼樣呢?

又走了一段路後,我們終於到了吳爺爺一家目前居住的地方。但我實在無法用“家”來形容我眼前的這個建築體:在一堆大火燒過痕跡的斷壁殘垣裏,孤零零地立着兩頂塑料大棚。這就是這半年以來全家人賴以生存的地方。在其中一個不足一米七高的塑料棚裏,放了兩張木板牀,這就是爺爺奶奶帶着孩子們睡覺的地方。廚房是“全開放式的”,而廁所其實就是一池髒惡混濁的水池。就是這些,加上愛心人士送來的衣物,讓一家老小勉強跨越了一個寒冬。

瞭解記錄了基本信息,爲房子拍攝了照片後,爲了更多的瞭解吳爺爺一家的生活,我們與吳爺爺約好了次日來吳爺爺家體驗住宿。

次日,我和容與來到時已是夜半時分。爺爺看到我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操着不太熟練的苗式普通話反覆表示感謝。雖然沒有完全聽懂,但是有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深。爺爺眼裏飽含滄桑,緊緊的握住我的手說:“好久都沒有人這麼關心我們了。”

​兩個小孫女則安安靜靜地站在一旁。小妹性格較爲外向些,偶爾會協助我們翻譯奶奶說的苗話。而姐姐比較沉默,基本上不怎麼說話,表現出較爲明顯的兒童時期心理創傷跡象。這種心理創傷對兒童性格影響十分深遠,尤其是當家裏發生重大變故時極易出現,後續需要持續關注。

雖然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是條件的艱苦還是出乎了我們的意料。

塑料棚裏沒有書桌,沒有椅子,燈光昏暗。孩子們平時沒有什麼書讀,更別提什麼動畫片可看了。睡前,我帶着孩子們讀了幾個小故事,看了一會兒熊出沒,在相處間才慢慢地走進她們的世界,在嬉笑間建立起對彼此的信任。

夜深,山裏的夜涼得不似夏天。沒有堅硬的牆壁作爲遮擋,風不僅可以毫無障礙的灌進來,而且還將塑料棚吹得呼呼作響。我將睡袋裹到最緊,但腦袋還是被漏進來的風吹得生冷。在塑料棚的沙沙聲,夾雜着無數的蛙叫聲和雨滴墜落的滴答聲中,我漸漸入眠…

禍兮福所倚

經過這次住宿體驗後,我們更直觀的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回到家後,我們一致認爲,該爲吳爺爺一家做些什麼了。至少要讓他們在2018年末的這個冬天,過上溫暖的生活。

最開始我們的構想是做成民宅+山區民宿的形式,希望在重建後能讓吳爺爺一家自給自足,創造生活財富。於是我在朋友圈發起了號召。很快,熱心公益的建築設計師鍋巴、沙老師和室內設計師老王、餘意加入了我們,願意助力這個項目。

一個月後(7月14日前後)我帶着他們重回的賀村,進行了土地面積測量。同時,在對家庭情況和周圍環境等進行重新評估後,我們做出了一個更穩妥,對捐贈者也更負責的決定--取消民宿計劃,先解決燃眉之急。就地取材,先給老人和孩子們一個安全的住所,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

此後,我們緊鑼密鼓的召開了四次會議,秉着對捐款人,對吳爺爺一家,還有組織管理者負責的態度,希望能夠切切實實的落地這個重建項目。

房屋目前狀況

生活塑料大棚,包含兩張木板牀,高度不足170cm,平時一家人都在塑料棚內睡覺,不隔熱,不保暖,不隔音。保存完善的大鍋子竈臺,基本遮蔽物爲塑料大棚,能夠維持烹飪。露天糞池,如廁及其不便,且衛生問題無法保障。“一美元愛心公益金”捐贈的粉色帳篷,可供孩子們在裏面閱覽書籍、日常活動。其他破壁殘垣,沒有可以使用的儲物空間。

建築設計方案

1、設計思路

本次項目希望在解決生存需求和燃眉之急的基礎上,賦予這棟建築生活上更加便利的可能。生活是一個動態前進的過程,應以一個發展的思路做建築設計。我們會在解決現有問題(無瓦遮頭、旱廁、柴竈)的同時,給房主以後再改造建築(旱廁改沖水衛生間、柴竈改氣竈)的可能。建築設計的是空間,內容應由使用者填充。現階段的房屋建造,若只滿足現階段的生活需求,待放逐有新的需求時卻無法兼容,目光是不夠長遠的。

2、設計方法

由於房屋居住者目前的生活條件限制,平時只能使用旱廁、柴竈,考慮到這兩者對起居(臥室、客廳)的影響,設計將建築分爲兩個區域,並將兩個區域脫離開以降低對彼此的影響。

A、區域由一間客廳、三間臥室、一個學習區組成

客廳(滿足待客、起居、供奉牌位的功能需求)

三間臥室(家庭成員爲老人、四個小孩:老人一間臥室,小孩分兩男兩女使用兩間臥室)

學習區(考慮到家庭成員中子女較多,臥室空間侷促,所以增設學習區供其完成功課、玩耍交流,也可以是長輩與子女的交流場所;其與客廳沒有隔牆分離,兼作走道以減少空間侷促感;後期使用可根據主人需要自行分割成房間使用)

B、區域由旱廁、廚房、餐廳組成

旱廁(位於建築最遠端,減少對起居空間的影響;結構位於建築末端,可與建築主體結構脫離分設以減少對餐廚的影響;或待生活條件改善後改造成沖水廁所)

廚房、餐廳(餐廚空間一體,增加用餐的便捷性;後期可根據主人需

要,用輕隔牆隔離出餐廳空間,或作儲藏間使用)

C、灰空間(A與B之間淨寬3.7米的空間,以輕質材料作頂棚,形成半室外的空間,增加前後院的通達性。雨天遮雨,炎天納涼,冬天生火,還可以作爲熏製臘製品的空間;其次,考慮遠期房屋可能會在豎直方向上加建層數,此處的空間可以作爲一樓與二樓的樞紐放置樓梯而不用破壞其他房間的功能)

中間的灰空間就成爲了這棟房子使用者的核心,所有的行爲都會穿越這個空間:前院到後院、起居到廚衛、一樓到二樓。而一樓到二樓,就是現在到未來。

​一層平面圖

​設計效果圖

​設計渲染圖

​功能分析

配套房間:儲藏間、廚房、餐廳、廁所、鑑於鄉村基礎設施水平相對較侷限,廁所廚房等房間會對生活區域影響較大(旱廁、廚房排煙等問題),所以我們將配套用房和主要生活用房分開。與生活用房使用半戶外空間連接。半戶外空間:聯繫起配套用房和生活用房,形成白戶外空間,可進行晾曬和室外休閒活動。生活用房:客廳、臥室、兒童房、學習空間佈局緊湊,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坐北朝南,南北通透。庭院:圍牆圍合出的庭院空間,可作爲兒童活動場地和多功能區域。圍牆:結合用地,用圍牆圍合處內部院落,同時滿足私密性的要求。

​材料說明

磚牆:磚牆施工工藝成熟,符合鄉村的施工水平,裸露的磚牆節省了飾面材質的開銷且可以回收利用,節約成本。鋼結構陽光房:考慮到使用者的晾曬功能需求(衣物、糧食)。局部使用了鋼結構雨棚,既可以滿足其需求,也提供了室外休閒遮陽的功能。竹子格柵:就地取材,經過特殊處理的竹子可以抗腐蝕抗超市,與陽光結合使用,有一定的遮陽濾光效果。混凝土:裸露的建築結構,具有質樸的質感,同時節省了飾面材料節約預算。

​擴建可能性分析

資金預算

備註:

水泥磚:作爲牆體結構材料,當地加工生產,價格爲運送到施工現場價格砂:作爲牆體、柱、梁結構混合材料,價格爲運送到施工現場價格水泥作爲牆體、柱、梁結構混合材料,價格爲運送到施工現場價格鋼筋:作爲兩層樓爲預期的建築結構材料,總價爲工人根據經驗估算項目管理費: 項目小組、建築、室內設計師到當地測量、交工、驗收的交通、住宿、伙食費(6%)人工費:施工週期已包含雨水等意外情況,總共三個月平臺服務費:追夢籌網絡平臺服務費(2%)

聲明:

費用預算不包含軟裝,需要由吳爺爺家自行購置。政府有農村建房補貼,建成後可報銷約合人民幣1萬左右,用於硬裝購置。衆籌項目開啓前,已經陸續收到善款4582.66元(龍晶睛、王龍德經手)。此方案只是初步預算,最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支出。

關於衆籌

爲了方便大家捐助,大家可以點擊文末的【瞭解更多】直接支付給“善吟共益”慈善機構,《裝修情報》保證此次慈善活動的真實可靠性。​所有捐贈人還可以在後臺私信編輯,“善吟共益”將邀請你進入捐助者羣來跟進項目最新動態,每筆資金的公開透明使用,隨時解答大家的困惑。最後感謝您對吳爺爺家重建的支持,我們相信在次年後的冬天,他們一定能住進一個安全舒適的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