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培南。常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城管局原局长。

常德史专家傅启芳先生说,“在历史上,常德位处荆楚水乡泽国之西洞庭湖畔,沅澧二水流经全境,境内河渎纵横,湖堰棋布。自古常德人便经历了水之利弊的考验,在长期与水的博弈中,虽屡遭水患,但也能化水害为水利,使生灵繁衍不息”(《湖湘文化中的常德文化特色》)。

《武陵图经》编纂者在《陂塘》条目前加了一段按语:“唐《郡国志》于朗州不载他山水,独志陂堰十余处。夫尽水之利以裕民力,使雨旸不能贫之者,自古贤守令皆然矣。况顺其势而防之,使民无垫溺之害,其惠岂浅哉!”意思是:唐代志书《郡国志》,记述朗州山川地理的时候,不记载其它的秀山丽水,只专门记载了十余处陂堰。是因为尽心尽力疏导水利以使民众受益,无论久雨久旱都不能让百姓因之贫困,自古以来的贤能郡守县令都是这样施政的。更何况能够顺应水势而防范水患,保护百姓不遭受洪涝灾害,这样的施政德惠难道会浅薄吗!

常德先贤与水博利,尽水之利“使雨旸不能贫民”,抵御水灾“使民无垫溺之害”,因此而名垂青史。前文提到的隋朝朗州刺史乔难陁修浚白马湖、修浚南湖,“其利不减郑、白二渠”,因此得到千古美名。上引《新唐书》中胡处立、李琎、李翱、温造、崔嗣业、韦夏卿,也因为在常德任职期间兴修水利,均以“名宦”身份,载入二十五史及历代省、府史志,并且都在常德孔庙(府学)的名宦祠中列位,年年享用常德官民祭祀。

南北朝时,刘悛任武陵内史。武陵郡沅江暴发洪水,南岸的古江堤年久失修十分危急。刘悛组织抢修尚未竣工时,江水奔涌而至,修堤的工匠们丢下在修的工程奔走逃散。刘悛不顾危难,亲自督工,激励百姓坚守大堤,大堤终于竣工矗立。永泰元年(498),齐明帝萧鸾驾崩时,刘悛上表请求回都城吊丧。诏准还都离开武陵时,成千上万的吏民为其送行。刘悛和送行吏民个个牵手道别,流着眼泪依依不舍,郡城百姓都很感动。

“韦夏卿,京兆万年人。大历五年(770)朗州刺史,复治槎陂。”(《嘉庆常德府志》)

韦夏卿是京兆府(今西安)万年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历任吏部员外郎、苏州刺史、检校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去世后诏赠左仆射,位至宰相品级。任朗州刺史时,曾开浚槎陂,常德士民于是记住了他。

“张琯,调常德府武陵县丞……绍兴中,县三闾港灌溉甚广,久弗治,遇旱数枯,琯为筑之,讫事,更治他陂无遗,利迄今赖焉。”(陆游《朝奉大夫张公墓铭》)

张琯,宋绍兴年间(1131—1161)任武陵县县丞。武陵县境内的三闾港,百姓赖以灌溉大片农田,但久未修浚,每逢天旱就断水枯竭。张琯上任后,修浚疏通了三闾港水道,并且修浚境内其他蓄水灌溉的陂堰,无一遗漏。百姓们至今还在享受他的恩惠功德。

“哈珊,延佑间,拜郡监。时兵燹③之后,建置残缺,珊果於有为,兴举废坠。修学宫砌石柜,以民艰输运,浚北门外便河至潜水桥,约十五里。郡人谣曰:‘哈珊开便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嘉庆常德府志》)

哈珊,蒙古人,元延祐三年(1316)任常德路达鲁花赤(行政长官)。当时,常德经历长期战乱,百废待兴。哈珊果决有为,改建常德府学,兴建临江石柜,开挖北门至潜水桥15里便河。常德百姓自创歌谣传唱他的功德。

李忠,“石塔港:在府治北二里万金村。旧有小港,不通舟楫。永乐十三年(1415),常德卫指挥李忠因城垣圮塌,开浚成港,以便装运砖石,长约二十余里。”(《古今图书集成.常德府部》)

李忠,明永乐年间常德府负责卫戍治安的军政首长。为修复圮塌的城垣,组织开挖北门外广济桥(土桥)至七里涧的又一条便河,用来运输砖石,长约二十多里。

“翁运标,乾隆八年(1743)任武陵。邑东长乐村,沿江亘长堤,旧筑石为柜以御冲,年久柜倾陊,邑人患之。德山石塔,明华亭董其昌督学时所议建,亦就颓剥。邑向未有书院,学者肄业无所,每课士,僦寺观为讲席。于是大集邑之高资富人,畴咨兴创,共输金钱,以勷事,不数月,而三大功次第成。人称其堤曰‘翁公堤’,塔曰‘翁公塔’,书院曰‘翁公书院’。”(《嘉庆常德府志》)

翁运标,乾隆八年任武陵县令时,召集“高资富人”集资筹款,修复了境内长乐堤、德山塔,新建了武陵书院。“三大功”成后,武陵人称其堤为“翁公堤”,称其塔为“翁公塔”,称书院为“翁公书院”。翁运标被提拔擢升道州知州离开武陵县时,人民感其德高恩重,“自县治至登舟所,冲巷填塞,舆不得前,徒步十余里,牵衣泣者,跪持足恸者,相续于道。”送别场面“盖邑中从来所未见也”,甚是动人。

《嘉庆常德府志》“政略”中翁运标传略。

此外,还有宋代建设石柜以“制沅江湍浪、民免垫溺”的知府李秉彝,明代修筑“城工堤工、皆不以经费累民”的知府方仕,清代康熙年间修筑沅江临洪花猫堤石柜的常德知府胡向华,督修临洪槐花堤的同知孔斯和,督筑花猫堤的武陵县丞夏曰瑚,大规模重修花猫堤的武陵知县劳启铣,雍正年间先后修筑花苗堤、新陂桥的知府王叶滋,乾隆年间实地踏勘、并请帑重修花猫堤石柜的湖广总督毕沅、湖南总督浦霖,咸丰年间倡捐修建落路口石柜的常德知府彭汝琮、恽世临,等等,都因在常德任知府、或县令期间竭心尽力兴修水利,载入史册因而名垂千古,常德士民也因此世世代代纪念和祭祀他们的功德。

被载入常德兴修水利有功名宦录的还有一位特殊人物——酆悌。酆悌(1903—1938),黄埔军校一期毕业。

常德城东门城墙起至陡码头一段大堤,清代屡筑屡决。迄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此段缺口竟至宽近一里。每至汛期,沅江洪水即从打铁街、三官殿、水巷口等多处倒灌入城,冲毁街道、房屋,淹没城外东郊、北郊万千亩农田。因为地方豪强富绅的私利干扰,清末至民国历届府县衙门居然屡议不决。城东、城北市民及城外东乡、北乡农户深受其害,竟然长达百年之久。

1937年,时任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兼常德县县长的酆悌,力排众议,征调民工船舶,出动军警保护筑堤工地,强制拆除临堤建筑,并且亲手挖出第一锄土,将清末以来早该牢固修筑但屡议未果的这段缺口填实夯牢,筑成稳固大堤。从此,城东不再遭受洪水倒灌之苦。常德士民遂将这一段大堤称名为酆公堤。

酆悌次年(1938)调任长沙警备司令,即因长沙大火事件替罪,遭国民政府下令枪决,年仅三十五岁。但常德人民论功论过恩怨分明,此后,仍将东堤称为酆公堤,且在常德抗洪史志上留下了他的功德。

猜你还想看

常德人文地理丨水城常德(五):明清时期,长江水“北水南侵”倒灌洞庭湖,常德水灾频发……

作者:彭培南编辑:郭学薇

二审:胡稳终审:王永刚

【声明:内容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常德日报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可以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扫二维码关注常德日报微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