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阉割end game内容的背后,藏着CAPCOM的另一副算盘,那就是捆绑销售的《生化危机:抵抗计划》,一款4v1的不对称对抗游戏,作为重制版的多人模式补充,但与剧情模式并非同一个应用程序,甚至可以分开下载。让捆绑购买本体剧情模式的玩家快速通关,然后投入到《生化危机:抵抗计划》的多人匹配中,这才是造成了“5小时流程”的真正元凶。

清明假期期间,卡普空如期推出了《生化危机3》的重制版本,游戏在玩法上大幅保留了2代重制的设计,希望能同时再现旧版生化3的经典和去年2代重制的好评。

然而游戏发售之后,却让大量玩家傻了眼,平均5小时的通关时长,许多熬夜凌晨解锁的玩家,初次通关后甚至能出门吃个早点。如此迷你的流程之下,却卖出了一个3A大作的售价,在国区Steam更是无视低价区策略,直接定414元原价,只比美区低了1%左右。一时间成为了真正的性价比地狱,几乎每个好评下,也都表示游戏相当的不值。

让人纠结的商店页反馈

《生化3》电子游戏的尴尬出身

其实谈到旧版生化危机3,本身游戏的流程就并不算丰满,在当年也属于让人闹心的正统续作。在旧版生化3发售前一年的1998年底,索尼公布了PS2。开发者如果此时按计划开发并发售新一代的正统续作,那么游戏完全不可能在PS2上市前完成,而制作在两代主机上下兼容的游戏,是巨大的技术挑战,也不可避免地意味着画面和玩法的阉割(实际上后来生化4的飞跃也是有目共睹)。对于时年CAPCOM旗下最炙手可热的生化危机IP,高层并没有勇气去冒这样的风险。

这样一来,折中的方案就诞生了,当时卡普空正有一个为《生化危机2》制作资料片/外传的策划,正适合快速出笼,赶在次世代到来前收割老粉丝的红利,这个做法是不是有点眼熟......这个快速上岗的生化3就是我们在1999年底玩到的《生化危机3:复仇女神》(这也是为什么正统续作仅有3代有副标题的原因),而真正原计划中的生化3则是押注在世嘉DC上《生化危机:维罗妮卡》(世嘉扑街后移植到了ps平台),最后大获成功的《生化危机4》则继续交给了索尼的PS2。

从各种角度来看 《生化危机:维罗妮卡》都更像是正统续作

由此,旧版生化3就成了最不受待见的一款生化危机正统续作,在粉丝心目中的份量甚至不如后来的启示录。反而在国内,生化3作为第一款移植PC平台的生化系列作品,在许多中国玩家心中种下了种子。言归正传,因为3代的“出身”并不好,因此,旧版的流程长度也不过仅仅10个小时不到,其中还有小部分场景与2代重复,进一步节省了人力工时。不过其中加入的动作闪避系统和佣兵模式,都成了鼓励玩家反复尝试游玩的动力,在后续的生化作品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游戏开场的第一人称模式非常惊艳 也许后续会解锁相应的玩法

仔细想来,这次的重制版本也恰巧落在了世代交替的版本间隙中,这两天《生化危机8》陆续被放出,显然是一款登陆在次世代主机上的全新作品。对于滚滚而来的时代浪潮,3代再次成为了一个牺牲品。

多人模式销售出现偏差

论说有去年2代重制版的制作基础,3代完全可以有许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虽然比不上2代4条路线的庞大玩法,也至少应该让玩家扮演剧情中出现的其他角色的机会,打造各式各样的挑战模式,如果以复刻旧作为标杆,也可以强化佣兵模式,让玩家在通关后有更多的重复游玩内容,然而,这些都被莫名其妙地阉割了。玩家在通关剧情模式后,仅会解锁作弊商城和极难难度。

追捕者通过摄像头和地图掌握全局 让“躲猫猫”的挑战性急剧提升

而阉割end game内容的背后,藏着CAPCOM的另一副算盘,那就是捆绑销售的《生化危机:抵抗计划》,一款4v1的不对称对抗游戏,作为重制版的多人模式补充,但与剧情模式并非同一个应用程序,甚至可以分开下载。游戏由一个玩家扮演生化危机中的著名反派们,在场景中设下陷阱,阻碍其他四人求生者小队完成地图目标。卡普空显然看上了近年来类《黎明杀机》游戏的火爆,而且这些游戏中充斥着小成本制作和独立试验性质,并无大厂下场切走蛋糕。

乍看之下《生化危机:抵抗计划》的玩法似乎不赖,兼具了系列老玩家和新入门的休闲玩家入门门槛。加上生化危机多年以来在流行文化中建设的无敌IP影响力,理应成为一个实力不俗的挑战者。然而坏就坏在了这个捆绑销售上,玩家把《生化危机3》的阉割全部归咎于《生化危机:抵抗计划》上,在第一批推广的系列粉丝中,就留下了不好的影响。

上田雅美是生化3原班作曲人,齐藤匠、小池令则是旧Tecmo忍龙团队的作曲

至于《抵抗计划》是否影响了重制版的制作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在CAPCOM推出的OST中,《生化危机3》本体请来了PS2时代大量的日厂资深作曲人担任配乐方面的重制工作,而Disc2中《生化危机:抵抗计划》的BGM作曲则是由欧美作曲人。基本可以确定两部游戏被交由了日美两个工作室主要开发。当然,这个决定也可以理解,日系游戏的多人竞技模式设计一直是短板。

基本已经凉凉

让捆绑购买本体剧情模式的玩家快速通关,然后投入到《生化危机:抵抗计划》的多人匹配中,这才是造成了“5小时流程”的真正元凶。目前,《生化危机:抵抗计划》在Steam页面上已经出现了独立商品,作为充值游戏内货币的入口,但作为一款多人联机的PVP游戏,高达400元的售价显然是完全不合适的,游戏极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以限时免费或者基础免费版的形式面向更广大的玩家群体。这也是一个在危险边缘试探的操作,稍有不当就会让预购玩家再次感到被出卖。

然而,在生化危机的粉丝群里,有很大一部分玩家是完全不会尝试多人游戏的。改变一个人的口味很难,何况还要消费者再加钱去体验,从目前的的数据来看,《生化危机:抵抗计划》已经碎得稀烂。

卡普空弄砸了

生化危机系列向来是游戏速通榜单中的桂冠之一,因此每代生化危机在流程上也会为速通玩法准备一定的竞技性。如果5个小时的流程足够精巧,也不乏为一个构思巧妙的速通游戏,然而重制版在自己最拿手的这方面也漏了怯,全程几乎没有什么需要思考的地图结构穿插,反倒让人有一种在玩《鬼武者》或者《忍者龙剑传》这类ACT的关卡设计感受,通过几个场景的切换形成主要流程,地图分支选项的残疾也弱化了旧世代生化主打的道具管理玩法,解谜几乎都在独立场景内完成,总体来说有些单调。

整个重制版的通关体验可谓是乏善可陈,笔者心理也是异常矛盾,“如果内容更多一点就好了”以及“还好这样的白开水不需要打上几十个小时”。

在其他玩家圈子里,我们也不难看出重制版整体反馈的滑坡,在国外最大的MOD分享网站Nexus上,这代“美的出水”的吉尔女神并没有迎来狂热的同人创作,比起脸模水平被大加挞伐的2代重制版,竟难望其项背。

真吉尔好看 RE3的吉尔女神比RE2的克莱尔、王阿姨要还原的多

《生化危机2》的重制版发售于去年的春节档,本次的重制版相隔一年又两个月,3代中大量的玩法系统和一部分场景美术都要承袭2代,因此总体的开发时长确实撑不起一款足够优秀的3A游戏。近期游戏的开发遭受了病毒的打击,《生化危机:抵抗计划》和本体剧情的后续内容恐怕也很难顺利上线,这样巨大的研发压力倒也“复刻”了20年前的那个主机游戏环境。

最后,你要是问我《生化危机3:重制版》值不值?我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生化危机的故事将不会回到浣熊市,这个RE3也许就是一代玩家对于Racoon City的最后一张车票了。游戏400元的票价,可能有一半以上都花在重制结局那首经典的《Staff & Credit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