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王莽錢幣都是錢幣收藏家們競相追逐的熱門品種。那麼,王莽錢幣究竟爲什麼如此受人青睞。其中,又都有哪些值得收藏的幣種呢?1、王莽和他的幣制改革

西漢元帝時,外戚王莽憑藉其姑母在宮中的恩寵,官職連連升遷。到了西漢末年,他已經掌握了漢朝實際上的大權,進而自立爲皇帝,國號“新”。王莽當政時,曾多次改革幣制,除了出於“託古改制”的目的外,還有削弱劉漢勢力、搜刮民間財富之意。在王莽當政時,共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第一次在居攝二年,以錯刀、契刀、大泉五十,與五銖並行;第二次在始建國紀年,廢錯刀、契刀、五銖 ,以小泉直一與大泉五十並行;第三次,在始建國二年,行寶貨制,共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名目等級繁雜造成幣制混亂;第四次在天鳳元年,罷大小錢,更行貨布、貨泉,爲後世所稱道。雖然王莽的貨幣政策並沒有起到緩解國內矛盾的作用,而且複雜的貨幣政策也讓當時的貨幣流通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但是不得不說,王莽一朝的貨幣是中國古代貨幣中少有的珍品,其藝術價值也遠遠超過了使用價值,冶煉和設計都堪稱中國古錢一絕,有着極高的收藏和欣賞價值。錯刀、契刀

王莽第一次幣制改革時發行的錯刀、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錯刀的上圜部有“一刀”二字,以黃金嵌錯而成,故又稱金錯刀。刀身模鑄陽文“平五千”三字。平五千的意思就是值五千錢。錯刀、契刀出現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錢幣收藏家的鐘愛,凡古錢收藏家,無不以擁有品相上佳的錯刀、契刀爲榮。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一枚品相好的錯刀就可以賣到人民幣100多元,而契刀也能在20元至30元之間成交。如今,品相好的錯刀市場價格已經高達4-5萬元人民幣之間,契刀也能賣到幾千元一把。大泉五十

作爲王莽稱帝前首創的我國第一枚紀值貨幣,“大泉五十”的鑄行時間雖然僅有13年,但其卻是王莽一朝通行貨幣中流通時間最長、鑄量最大的貨幣。一枚“大泉五十”的重量只有漢五銖錢的兩個半重,卻要當五十個五銖錢用。這也就意味着,新朝每發行一枚大錢,就要從百姓手中奪走四十七個半五銖錢財富。“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單一,但其版別多,內涵豐富,近年不斷有新品種面世,尤其是背有紋飾、吉語及動物圖案的版別發現極多。國寶金匱直萬

“國寶金匱直萬”是中國古錢幣中最享有盛譽的一種錢幣,也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而且這種錢幣現在完好存世的只有兩枚,因此可以說每一枚都是價格不菲。

“國寶金匱直萬”的造型非常的獨特,像是一把鑰匙的模樣,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上面是方孔圓錢的造型。刻有“國寶金匱”的字樣。下面是正方形,中間刻着“直萬”兩個字。《古錢大典》中稱“國寶金匱直萬”是錢幣中的絕品,可以交易黃金千兩。對於這種錢幣,後世也有許多的猜測,比如有的人認爲這枚錢幣並不是當時市面上用於流通的貨幣,只是一種標記王莽擁有黃金數量的工具。還有人說這個錢幣是用來兌換黃金的憑據,因爲當時有規定“金貨一品”,一斤黃金價值就是一萬,而“國寶金匱直萬”中刻有“直萬”二字,所以很有可能是用來兌換一斤黃金的。貨泉

貨泉是王莽第四次貨幣改革的產物。貨泉的流通時間從公元前14年開始,一直到劉秀建立東漢之後的公元前40年。

貨泉是由青銅製造而成的,錢幣上刻的字也多爲懸針篆體,版型也有近百種,這種貨泉傳世的數量並不多,所以相當珍貴。在中國貨幣鑄造發展史上有人曾經這麼說過,“前有王莽的寶貨制,後又鹹豐的錢鈔制”,這樣的說法也是有其道理的本文來源:錢幣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