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商貸:爲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那麼急躁?

在日常接收網絡信息、與人交往、聊天的過程中,經常會談到一個問題,就是年輕人的狀態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顯得一副“不務正業”的樣子,要麼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言不合就要開打,動起手來也是毫不留情。

這種觀點的產生,可能是自己真的老了,已經不適應現在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有可能有的年輕人看起來不務正業,可能人家確實只是用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什麼不好;而另一個方面就是,確實我們接收的信息太多、太雜,心理層面上有一定的影響,發生了一些變化。

時代不同體現出不同的特色。有人認爲是現在的社會信息發達,接收的信息太多了,對比的事情也就多了,慾望也就增多了,與實際的年齡其實沒有直接的掛鉤的關係。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史記》中一條亙古不變的道理。現階段,社會階層沒有完全固化,奮鬥還有成功的可能;底層生活壓力太大社會保障不夠,使人不敢停歇;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給個人發展帶來動力;社會價值觀多元化、差異化,影響着整個生活的現狀。

現在網絡世界的發到,社交軟件各種興起,見面聊天的越來越少,網絡三兩句能解決的也儘量不用見面、電話,寫信的老套方式,也只有在工作中處理電子郵件以替代之。網絡給人的生活圈子也帶來了不同的影響,有的從網絡奔現,交到了一羣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從線上興趣討論組,發展到線下聯合進擊;然,很多情況並不是單一的往好的方面發展,網上的虛擬世界有真誠的交流,也存在了過多虛化、不符合實際的內容,現在網絡發達,有些人、有些事被網絡放大,負面的消息看得多了,容易沮喪,浮誇的事情看多了不免讓人膨脹。僅僅是吹牛打屁就可以長時間的行成一種心理對比與落差,從而影響實際的行動,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與此脫不開關係,更別提那些騙錢的、騙色的、違法犯罪的負面影響了。

然,有些人認爲社會浮躁並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大壞事,這是一種思想解放、變革時期逐漸過度所表現出來的社會現象。社會完全固化死氣沉沉,纔是可怕的地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固有生活太過困於牢籠,工作壓力大,加之生活節奏太快,來自工作、家庭、社會多重的壓力影響下,容易困於其中,從而迷失方向,或許會有人忽略了一件事,就是忘了自己是想要那種不惜一切代價的曇花一現,還是做一個腳踏實地鐵骨錚錚大寫的人。

誠然,剖析問題的根本在於,浮躁是一種性格,還是一種表象?假若是歸結於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隨波逐流,沒有明確的目標,無法真正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加不知道究竟什麼纔是最適合自己的,迷失了方向,遺失了生命存在的使命感,彷徨,徘徊,迷茫……好像有揹負了太多。如若是一種表象,當作是年輕人應該經歷的一個過程,人生是一個過程千奇百怪,一次次的選擇決定了人生將經歷哪些人與事,短時間的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現實可以理解,但是長期下來必然影響整體人生的導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