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管不住嘴,邁不開腿?

所以活該胖?

胖,

因爲管不住嘴,邁不開腿?

拋棄傳統的偏見,

讓今哥告訴你,

爲什麼你管不住嘴,邁不開腿。

其實有時候阻止我們的不是薄弱的意志力,

而是身體本身釋放的保護信號。

下面,把今哥的稿子原文放送給大家,讓大家感受一下8頁紙的恐怖。

Hello,大家好,我是金哥

上一期我們講了爲什麼計算熱量不靠譜以及你爲什麼會發胖。

大家都很關注如何改善和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把邏輯理一下,倒推一下。

首先胰島素的分泌是因爲血糖的提升,血糖的震盪就會引起胰島素的頻繁分泌,歸根結底,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平穩我們的血糖。

如何平穩血糖?那就是均衡飲食。

大部分人看到均衡飲食都會想起我們國家頒佈的居民膳食指南金字塔。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我們先查了一下資料,膳食均衡是指人類理想的膳食,也是營養科學的一個重要長遠的目標。除了出生至六個月之內的嬰兒用母乳餵養可以獲取均衡的膳食以外,可以說沒有單一的食物能稱得上是人類的均衡膳食。

那就非常有趣了,母乳的脂肪供能比例達到了53%,意味着真正的均衡飲食,脂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們的飲食不應該缺少脂肪,害怕脂肪。如果我們過度依賴於碳水化合物來提供能量,那麼我們的血糖永遠不會穩定。而脂肪,又可以提供能量,又不會提升血糖。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當然我不是要大家不喫碳水,而是儘量少喫精加工的碳水,精米精面。

所以第一個解決方法是儘量減少一些澱粉類碳水化合物,注意是澱粉類,而不是纖維類,纖維類是蔬菜,蔬菜你隨便喫,而澱粉類一般就是我們所認爲的主食,因爲澱粉提升血糖的速度是相當快的。

第二個解決方法是在進餐的過程中,請先喫富含脂肪和蛋白質的肉類,海產,內臟。把碳水放到每一餐的最後喫,碳水後置,即使你喫碳水了,餐後的血糖也不會飆升。同樣分量的碳水,先喫碳水後喫碳水血糖波動差異巨大。永遠永遠不要單獨喫碳水。

第三個有人說少喫多餐,我不贊成這一點。光從血糖上講,頻繁的進食必然會引起血糖的波動,只要胰島素分泌,你就會進入囤積脂肪的狀態,而並非消耗脂肪的狀態。從消化上來講,頻繁的進食也會讓我們消化系統得不到休息,引起消化功能的問題。大家不要覺得消化不好就會變瘦,其實大部分消化功能失調都會讓你發胖。這個我們有機會再講。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說回咱們這一期的話題,很多人都會認爲胖就是因爲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簡而單之就是覺得胖子都懶,懶了才胖。

這樣的觀念無形之中就形成了對胖子的歧視。

包括很多人都覺得發胖是意志力薄弱導致的。

甚至連自己都嫌棄自己,自己無法接納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我想說的是真相併不是這樣的。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我們來分析下這句話,管不住嘴,意味着我們會喫很多,或者貪喫,我們會攝入過多的能量。

首先我們還是要來認識一下主要營養成分的代謝途徑。

脂肪會被分解成脂肪酸提供能量,碳水會變成葡萄糖,蛋白質會一部分分解成氨基酸然後重組成新的蛋白質存在,一部分蛋白質會糖異生變成葡萄糖。

但是一旦我們喫多了,多餘的脂肪和糖就會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變成甘油三酯存貯在脂肪細胞中,這就是我們長胖肉的原因。

但是爲什麼會喫多呢,原因就很多,我給大家總結了幾點。

第一種是反應性低血糖。

我還是用白米飯和五花肉舉例子,如果你喫光一碗白米飯,那麼你血糖會迅速飆升,過量的胰島素分泌又會導致你喫完後血糖迅速掉落低谷,就是我之前一直說的血糖震盪。當血糖迅速跌落時候,身體和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你會突然感覺心慌,發抖,煩躁不安,這是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這個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就是腎上腺的自我保護機制,血糖不能再掉啦,再掉就掛了,趕緊來一發腎上腺素!

所以在反應性低血糖的階段,你會迫切的需要喫東西,一般都會是零食。比如早飯和午飯間的加餐,比如下午茶,又比如睡前的夜宵。

所以當反應性低血糖來臨的時候,提升血糖是必須的,所以試圖用意志力控制口腹之慾其實是自我壓抑,壓得了一時,壓不了一世,要麼身體先垮,要麼情緒先垮。

如果你有反應性低血糖,那麼你可以適當加餐,但請記得,一個烤雞翅都比喫一塊麪包好。

第二種是瘦素抵抗。

有人說我一頓就能喫很多。可以不光喫掉一碗五花肉,還能再喫一大盤米飯,我絕對不是在cue某些up。這裏我們要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激素,叫瘦素,又被稱爲飽腹感激素,是由身體脂肪分泌的激素,本該越胖,瘦素就應該越多,就提醒我們大腦,脂肪足夠了,我們就應該喫的更少。在瘦素的調節下,我們的食慾會受到控制,人會感覺精力充沛,有幸福感。

但是如果胰島素過量,就會阻礙瘦素去影響大腦,導致瘦素的抵抗。大腦感受不到瘦素的存在,以爲身體沒有能量了,會讓人降低運動能力,不運動儘量節能,只想喫喫喫,然後喫完再變成能量存儲起來。

我們很多時候看一個胖子,都會潛意識裏認爲是因爲他能喫,不愛運動導致的肥胖。這種歧視是相當不公平的,因爲體重增加只是瘦素抵抗的症狀,而管不住嘴,邁不開腿這種缺乏意志力的行爲,是瘦素抵抗的結果。

總結一下,瘦素抵抗的原因是胰島素過量,要解決胰島素過量,請回到片頭123。

第三種食物獎勵機制。

喫東西其實是大腦獎賞機制的一種,在這個機制下,人的食慾是通過食物的美味,而不是身體需求來調節的,比如我去喫好喫的甜品,一口吃下去,哇,滿滿的滿足感,這個時候我就會分泌多巴胺,讓我感覺刺激,爽!正常情況下,瘦素會抑制多巴胺的釋放,從而減少食物帶來的刺激。

但是剛剛說過瘦素會被抵抗,那麼不僅僅飢餓感不能被消除,大腦還一直處於多巴胺的刺激下,我們根本抵擋不住食物的誘惑,就會一直喫一直喫停不下來。

七宗罪裏第一宗罪就是貪食。有這一宗罪的同學,在喫東西之前可以問問自己,是真的餓嗎?還是饞?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第四種是情緒性進食。

我記得很多年前有個一句土味很濃的話,叫哥喫的不是面,是寂寞。

我真的很認同這句話,很多時候我們喫的食物不是爲了能量,可能是爲了大腦的刺激,也可能因爲一些無處安放的負面情緒。

尤其是我們在受到委屈,悲傷,鬱悶,煩躁,低落這些情緒的困擾的時候。我們潛意識裏會希望獲得一些滿足,通過食物獲得愉悅和幸福。

比如今天加班到了很晚,好多事情還沒幹完,就會想,我都這麼辛苦了,就去喫頓好的吧!突然想起某個知名up主,今天裝了兩臺空調,很辛苦,我們來喫頓好的。

比如一段很在意很珍惜的感情結束了,很傷心,就會感覺內心空蕩蕩像個無底洞,一直喫自己平時喜歡的食物希望能填滿自己的內心,大喫特喫。

一般可以大喫特喫停不下來的食物都是碳水,因爲碳水會導致胰島素升高,而胰島素又會促進血清素在大腦裏合成,讓人感覺幸福滿足和昏昏欲睡。

可以緩解情緒壓力的事情很多,好看的電影,高質量的性生活,一場有趣的談話,而不僅僅是喫東西。喫東西是the easy way,而做別的對自己有益的事,纔是the right way。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第五種是空熱量食物。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經歷過這樣的怪圈,明明喫飯時候感覺很飽,但是很快就餓了,也沒有低血糖,就是餓,只能找點零食墊墊肚子,墊完肚子後再到正餐時候就完犢子了。喫不下,或者出於負罪感,就會不喫正餐了,到了晚上睡前刷朋友圈就會餓的睡不着,倍精神,點外賣。

除了之前我說的血糖波動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罪魁禍首就是我們喫了太多空熱量食物。

什麼叫空熱量食物?

就是空有一身熱量,但是沒什麼營養價值,低營養密度的食物,甚至還充斥着大量有害的反營養素。比如精緻碳水化合物,麪條,饅頭,蛋糕。冷凍保存很久的肉類,蔬菜,無數添加劑的香腸,肉丸子。便利店買的膨化食品,甜品店的奶茶,等等。

因爲身體要的是充足的營養,而並不是僅僅需要熱量。營養也不僅僅是碳水,蛋白質和脂肪這麼簡單。所以,當身體無法從空熱量的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營養時候,大腦還是會依然認爲我們沒有喫飽。所以我們會尋求更多的食物。這樣也會導致我們喫過多的食物。

空熱量食物一般是精加工食物,和長期冷凍保存營養流失的不新鮮食物。

所謂精加工食物,很簡單的一個判斷方法,就是你只看食物外觀是看不出原料的,不看配料表,就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的做的。

而不新鮮的食物,需要掩蓋不新鮮的味道,會使用不知道多少種添加劑來調味掩蓋。

關於這一點,我只想建議大家少喫便宜的外賣,多自己做新鮮的食物。

做飯需要學習,做飯的過程就會改變一個人。我拿我自己舉例子,很多年前,我剛去營養機構工作,因爲是兼職,所以我們會定期聚餐,那是我第一次去參加聚餐。那天下午,我就陪着他做菜,一邊和他聊天。看着他井井有條做了我們一個團隊的菜。

菜品非常講究,從食材到佐料到工具,我很想學,想學不僅僅因爲可以做好喫的。而是我覺得。我是個缺乏耐心缺乏條理的人。而做飯正需要這一點,我相信做我學習做飯不僅僅可以讓我喫到美味的食物,而且這個練習做飯的過程就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今哥廚藝)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第六種,喝不夠水!你不是餓,是渴。

沒想到吧,這一屆年輕人啊是越來越不愛喝水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統計過自己喝的水,我每天喝水量大概在3升左右,我稱之爲三升有幸,喝三升水,就會變得幸運。

這是我在胡扯。

但是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人可以8個星期不喫東西,但是不能一天沒有水。如果不愛喝水,長期慢性缺水的狀態下,口渴的信號會被扭曲,身體會把身體渴 誤認爲飢餓。明明只是缺水,卻一直要找東西喫,管不住嘴。

除了不愛喝水之外,現在我們身邊的飲料是越來越多了,很多人會以爲喝茶,咖啡 果汁,等等都是水。其實這些都是利尿劑,利尿劑導致排出去的水比喝進去的更多。如果一直喝這些東西替代水,其實你會更缺水。

所以,當你感覺餓了,不僅僅要問問自己是不是饞,還要來杯水,看看自己是不是渴了。

你胖?可能不是因爲你懶

以上6個原因,就是我們爲什麼管不住嘴的原因

我們喫多了,都是有其生理原因的,而不僅僅是意志力,控制力弱的該背鍋。

當產生這些生化反應過程後,身體會默認處於一個饑荒狀態之中,讓身體處於一個節能模式下,讓人我們只想着喫東西,而沒有能量去邁開腿運動。即使你想運動,也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種狀態,不僅僅導致我們不想運動,我們做什麼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都會變得沒幹勁。

所以,胖一定是因爲你管不住嘴,邁不開腿。這句話的因果關係錯了。

我舉個例子,在青少年發育時期,我們會說,他在長身體,所以要多喫點。

但是我們從來不會說,正是因爲他喫了很多,才能長身體。

那麼同樣道理,對待發胖,我們爲什麼要說他是喫多了,纔會變胖?而不說因爲他胖,所以要多喫?減脂是否有效和持久,不是由熱量不是由卡路里決定的,而是人體激素自我平衡的一個結果。

我們要感謝脂肪,脂肪是生理上的代償,能發胖說明還有救,而那些身體出了問題的人才會日漸消瘦。

8頁紙的恐怖支配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