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看到了网上有很多帖子,是关于原生鱼作为观赏鱼来饲养,会不会导致其种群灭绝等问题的讨论,甚至于某些朋友还提出来,我们就应该杜绝饲养原生鱼这种行为的发生。因此,对于各种原生鱼来说,饲养它们到底是对还是错,是利还是弊,不是我们小小的观赏鱼爱好者或者普通老百姓能够讨论的问题。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轻松养水,快乐养鱼!

由于近几年各种原生鱼的大流行,在观赏鱼的世界中又增添了一族新成员,我们以前熟知的或者未知的很多国内原生鱼品种:

鳑鲏鱼、国斗、白云金丝、鳢科类原生鱼、虾虎、吸鳅、宽鳍鱲等,逐渐走上了观赏鱼的大舞台,国内饲养原生鱼的爱好者也是越来越多。

由此而来的,就会牵扯到了一个是否会破坏原生鱼种群和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

近期看到了网上有很多帖子,是关于原生鱼作为观赏鱼来饲养,会不会导致其种群灭绝等问题的讨论,甚至于某些朋友还提出来,我们就应该杜绝饲养原生鱼这种行为的发生。

养鱼老道认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去走极端,一定是要分多种情况来客观看待的。饲养原生鱼,不是要杀死原生鱼,也并不是为了吃掉或者拿它们寻开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相信在目前的社会中,对于这个最为基本的常识,所有的观赏鱼爱好者,都不会不明白。

至少,对于每一位爱鱼之人来说,大家都不会从心底里希望,任何一种原生鱼从这个地球上消失,那样子我们还养个啥?

所以说,大家的出发点绝对不是为了把这些原生鱼给轻易养死,或者用来食用,这一点还是首先要肯定的。

比起很多无意中把各种小型原生鱼钓起来,然后随意扔到岸边草丛中的人来说,把它们饲养在水族箱里,也未必都是坏事。所有观赏鱼都是曾经的原生鱼,不管它是金鱼还是锦鲤

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我们人类的话,这个世上是没有什么所谓观赏鱼的,所有的鱼类,无一例外的都是原生鱼。

如果说我们想要找到饲养原生鱼的罪魁祸首,那还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无论他是哪一辈的老祖宗所提倡或者发起的。

金鱼的始祖其实就是鲫鱼、锦鲤的始祖就是鲤鱼,即使我们把金鱼和锦鲤饲养了上千年,也没有造成它们的祖辈从这个地球上完全消失,这一点应该是绝对正确的吧?

甚至于在某些国家,鲤鱼还出现了大量泛滥成灾的现象。

还有些鱼友提到了迷你鹦鹉鱼或者鹦鹉、罗汉鱼等,它们属于人工鱼,那也只是个称谓而已,它们不也是由各种原生鱼的后代杂交而成的?只是经过人工技术,杂交繁育的鱼,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人类自己生的吧?再说了,我们也生不出来。

因此来说,我们所饲养的观赏鱼,其实都是来自于原生鱼,有很多的国外热带鱼,在当地就是原生鱼,有部分经过人为杂交繁育后,就成了观赏鱼。

换句话说,人类饲养原生鱼的行为,其实已经持续了上千年。很多的原生鱼其实都是曾经的食用鱼,大部分鱼类就是为了食用而已

这一点我们也要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上的任何鱼类,都是可以拿来食用的,只要它无毒。

如果人类饥饿到一定程度,比如说我们来到了一个荒岛,在没有任何其他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可能我们连条孔雀鱼也不会放过的,照样也会吃。

无论是雷龙鱼、银龙鱼、虎鱼、海象鱼、七星刀甚至于马口鱼之类的很多原生鱼,在当地其实就是些食用鱼而已,都是当地居民可以任意宰割的餐桌食物。部分原生鱼的数量稀少,并不是因为养的人多,而是因为全人类共同造成的

我们今天说,某种原生鱼濒临灭绝了,数量稀少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因为饲养原生鱼的爱好者多了,它们的数量就减少了,这个黑锅我们不背。

各种生态污染、河道污染、人工占用、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一起作用下来,才会导致很多原生鱼种群数量的减少,等到我们所看到的某种原生鱼数量不多的时候,或者说发现这种原生鱼的时候,之前它们并未进入到观赏鱼的行列中吧?

这其实是全人类共同造成的结果,比起杀戮、钓取、食用、污染、占地等因素来说,饲养者连个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这才哪到哪呢?

原生鱼成为观赏鱼后,未必只有一个被灭绝的结局,本来就应该是多种结局

在原生鱼成为了观赏鱼之后,可能会有以下四个结果,我们看问题不能够以偏概全:

一、当地人再也不舍得吃或者用来饲养和观赏

这种情况会有很多,就比如说我们的鳑鲏鱼或者黑鱼、马口鱼等,鳑鲏鱼以前就是捕捉之后,随意乱扔或者直接被用来喂鸡喂鸭的小杂鱼而已,黑鱼之类的鳢科,只会在菜市场出现,用来买回家熬汤,马口鱼等可以炸着吃,它们的作用和用途也就仅此而已,到此为止了。

而正因为有了一批原生鱼爱好者,这些不幸被人类捕捉到的原生鱼,因此改变了被食用或者随意丢弃的命运,堂而皇之的进入到水族箱,好吃好喝的伺候起来,直接用于饲养或者观赏,甚至于人工繁殖。

二、身价暴增导致过度捕捉,部分品种确实会濒临灭绝

对于部分过于贵重的原生鱼品种,由于商家以及各种利益的驱使,可能会遭到人为过度的捕捞,但是最终它们将会受到当地政府或者国家的保护,从而明令禁止。

我们比如说海象鱼,曾经差一点就被整体灭绝,后来由于国家的干预以及当地政府的保护,无论是野生种群还是人工繁育,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也允许当地部分居民再次食用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人工繁育成功,继续得以种群的延续

而大多数的原生观赏鱼,本身都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品种,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量很大,或者说即使存量很小,但也可以人工繁育成功,那么它们的种群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延续。

四、热炒之后价格一落千丈,一切回归平静,无人再去理睬,继续做当地的食用鱼,继续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

观赏鱼作为一种商品被炒作,都是会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时限性的,这个流行趋势在于大众消费的冷热程度。

很多原生鱼从最初的发现被热炒,价格一路攀升,然后再到最后的逐渐没落,其实就是一个抛物线的过程,而且有的下降趋势很快、很快。

只要是饲养过此类观赏鱼的鱼友,一定是深有体会的,比如说二三十年前的银龙鱼、地图鱼是个什么价位,现在呢?人工繁育的巨大成功,加上它们价位的快速回落,谁还在意野外的河里,会有多少野生的银龙鱼呢?

取而代之的是金龙和红龙了,终有一天,它们也会走向银龙鱼的老路,而不是从地球上消失。适可而止、遵纪守法的饲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国外的无数原生鱼大踏步的向我们走来,已经在我们的鱼缸里存活了大半个世纪,被我们称作了观赏鱼,我们的原生鱼作为观赏鱼,也同样的走出了国门。

难道说国外的原生鱼我们就可以饲养,国外的观赏鱼爱好者,就可以饲养我们国内的原生鱼,而国内的观赏鱼爱好者就该死,无论饲养什么原生鱼都是罪过?

世上哪有这种无理的说法?

至于说到底该养什么品种,不该养什么品种,国家有法律、政府有监管、公道有人心、生态自有其平衡。

因此,对于各种原生鱼来说,饲养它们到底是对还是错,是利还是弊,不是我们小小的观赏鱼爱好者或者普通老百姓能够讨论的问题。

从大处讲,所有的生物人类都不该饲养,甚至于不该摄食,这才是保护生态最好的方式,难道不是吗?连植物也不能吃。

打个喷嚏都可能杀死一群微生物,想想这事其实挺大的,已经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了。

从小处讲,我们能够懂得适可而止、遵纪守法的饲养点原生鱼,能够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进行选择性饲养,对于某些原生鱼而言,反而可能是一种有效地保护,会更有利于它们的种群延续。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