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的羽毛球愛好者在場上都會犯一個同樣的錯誤:看到機會很毛躁地下手進攻,然後更毛躁地衝向網前。

殊不知其實在業餘愛好者當中,你的進攻很難一拍就創造出連貫上網的機會,而對手一旦接殺成功,你想想你後退不及該有多狼狽。

球場上的很多道理和生活中一樣,冒進總不是什麼好事情,尤其是球場步法,那絕對是:向前容易向後難。

進攻後連貫上搶容易,衝向網前誰都會;可重心移動之後二次啓動後退卻很難,所以後撤纔是更多人需要仔細琢磨的技術。尤其是被對手控制在後場,重心頻繁在前進後退中二次啓動,失分就很正常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球場上怎樣才能高效地後退。

後退步法一般有交叉步、並步和蹬轉騰跳三種。實戰中,可根據場上情況和個人特點靈活使用。

01

交叉步後退

交叉步後退的特點是移動範圍大,回擊底線邊線附近的球時,多用這種步法。對來球做出判斷後,先調整重心至右腳,然後右腳蹬地,迅速向右後撤一小步,同時上體右轉,左肩對網。

接着,左腳從右腳後面交叉移動,後撤一步(或用並步靠近右腳);右腳再向後方移至來球位置。右腳着地後,迅速向上蹬,使擊球點增高;在空中跳轉,同時左腳向身後伸出。

02

並步後退步法

並步後退步法多用於正手位底線擊球時。面對來球迅速將重心移至右腳。

緊接着,右腳用力蹬地,向右轉體,右腳一着地,左腳迅速經右腳外側墊上一步;然後右腳向來球方向再跨一大步,右臂向右後側引拍擊球。擊球后,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前掌內側蹬地返回球場中心位置。

03

騰跳後退步法

這種步法常在底線正手位主動進攻時採用。特點就是富有進攻性、移動速度快、突然性強。由準備姿勢開始,右腳向後側退一步轉體,重心移至右腳身體側對球網。右腳向後騰跳時,要依據來球與自己當前所在位置來決定騰跳的距離。

跳起後,在空中完成擊球動作,同時身體扭正。落地後左腿儘量向後蹬控制住身體的慣性,迅速回到場地中心位置。

騰跳後退不僅速度快,而且可以高吊殺結合通過動作一致性欺騙對手。步法是打好羽毛球的基礎,這些步法一定要靈活組合運用。活學活用,切記步法千萬不可學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