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从努尔哈赤手中接过汗位的时候已经三十四岁,不过仍属于精力充沛的年龄,也正适合大刀阔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他为大清统一天下奠定了非凡的基础,可以说是力缆狂澜的一位君主。努尔哈赤创立后金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针继续走下去,后金也不过是历史上露出一点头,然后就会被淹没在历史之中的一个小国而已。

每个朝代初期的君王都有励精图治的一面,皇太极也不例外。皇太极上任的时候后金是处于非常严峻的局面,内部社会动荡不安,皇族各部争权夺势,外部又受蒙古、朝鲜、大明的三面夹击,孤立无援,这时候皇太极的政治天赋就显现出来了。
对内他加强集权,把分散的权力逐渐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他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对农户实行余地充公然后分摊到户。对外他征服蒙古和朝鲜,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可以为日后攻打大明奠定基础。历史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虽然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帝王,一个征战四方的帝王,谁能想到他铁骨柔情的另一面呢?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就很注重与蒙古的联姻,到了皇太极这儿,仍然是继承了这一祖制,所以他的皇后孝端文皇后就是一位蒙古公主,名叫哲哲。其实哲哲并非皇太极的原配,但是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之后,她却是大清的第一个皇后,名副其实的中宫之主。不过哲哲却不是皇太极的最爱,皇太极的最爱是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她与哲哲是亲姑侄关系。古代的婚姻关系看起来比较复杂,什么表亲结婚,姐妹同侍一夫这些都不是奇闻,都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所以像这样姑侄共侍一夫的也不算新鲜事。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她的妹妹已经嫁过来九年了,也就是未来著名的孝庄太后,不过这时候的孝庄还不那么出名,似乎也不太受重视。

皇太极迎娶海兰珠的时候,她已经二十六岁了,但是翻阅资料却查不到前二十六年的踪迹,也就不知道她是否已经嫁过人,但是这个年龄的确不好说。不过皇太极根本不在意这些,他眼中的海兰珠就是人间的最独特的人,最让他魂牵梦绕的人。皇帝最不缺的就是美人,海兰珠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了皇太极?按照海兰珠的年龄来说,她是实实在在的老姑娘,年龄上凸显出来的成熟魅力是其他初入宫的年轻妃子所不具备的。而且皇太极的婚姻多数都是政治联婚造就的,不论是早年与蒙古的联婚,还是后来出于政治考虑接纳投靠过来的蒙古福晋,这些不过是为了稳固地位,都与爱情无关,但是海兰珠不同,她是皇太极发自内心爱上的女人。

海兰珠入宫后的第二年就为皇太极诞下一个皇子,正好排行第八,而皇太极也是排行第八,这种巧合却让皇太极很兴奋,认为是天意。其实兴奋点无非就是最爱的女人为自己生了孩子,爱屋及乌,怎样都好。皇太极有意想立这个孩子为太子,因此为他大赦天下,体现仁慈,而现实往往会让人乐极生悲,皇子不足两岁就夭折了。皇子的夭折让皇太极和海兰珠陷入无限悲伤之中,长期郁结于心,海兰珠的身体从此每况愈下,而皇太极作为帝王身上还肩负着国家的重担,不可能时时陪在海兰珠的身边,就在他为大清扩充疆土冲锋陷阵的时候,他却接到心上人病危的消息。前线是国家的命运,后方是心爱之人的命运,皇太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也许在别人眼里这是不明智的选择。

当他急速回到皇宫的时候,海兰珠已经气绝了,皇太极恸哭不止,几度昏厥,茶饭不思,哪怕前线传来捷报也没能让他觉得轻松。海兰珠的死让皇太极的生活变成了一片灰色,他常常想起海兰珠,甚至也常常流泪,这怎么也不像是一个帝王的行为,帝王通常都是以江山为重。海兰珠出现之前,皇太极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海兰珠出现之后,皇太极更爱的是美人。长此的忧思耗尽了皇太极的气血,海兰珠死后的第二年,皇太极也随她而去了。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皇太极也难逃这一关,就这样一代英明的君主,因为一个女人抑郁而终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