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2月1日電 (彭莉芳)廣場舞,近年逐漸成爲中老年人茶餘飯後鍛鍊身體、愉悅心情的一種舞蹈。在多數人印象中,廣場舞舞步並不複雜。高亢動感的音樂響起,身着各色運動衫的中老年人手腳並舉,隨之搖擺就行。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舞者渴望在傳統的廣場舞中求新求變。11月30日晚,在福建福州舉行的“廣電網絡杯”福建省第二屆廣場舞蹈大賽總決賽現場,廣場舞賽出了“專業“水準。

高叉改良旗袍包裹出曼妙曲線,隨着音樂節奏的變換,力量逐漸從腰肢、髖部、四肢釋放,有力又充滿韌度。福州羅源長禧舞蹈隊在當晚的出場順序中位列第四,這支平均年齡45歲的中年團隊帶來的《魅力新時代》,一改傳統廣場舞的機械單調,融合拉丁舞元素,熱情奔放,引得觀衆屢次鼓掌。

隊員陳雲對觀衆熱情的反饋很滿意。她告訴記者,表演結束後,一位60歲阿姨找到她,感嘆“原來廣場舞還可以這樣跳”。這正是陳雲及其團隊尋求的效果。“廣場舞也能時尚,將廣場舞與多種元素結合,用熱情感染大家。”陳雲說。

除了福州羅源長禧舞蹈隊,當晚的參賽隊伍都用耳目一新的表演,嘗試從人們刻板的廣場舞印象中突圍。49歲的李華與她所在的“福鼎辣媽舞蹈隊”此次將西班牙鬥牛舞與“恰恰”融合進廣場舞。這羣“舞功”零基礎的“辣媽”們,從2013年開始,因對舞蹈的熱愛齊聚一堂。加之“平常不服輸,不服老”,愉悅身心之餘,她們對廣場舞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李華看來,“平常練習的廣場舞沒有激情”,多元素的加入,讓她們的舞蹈更加新穎。

年輕人也加入“廣場舞”的競技行列。平潭縣TY女將代表隊在當晚的參賽顯得與衆不同,作爲最年輕的參賽隊伍,她們創新地將當下熱門的街舞融合進廣場舞。“廣場舞不能只有老年人蔘與,年輕人也應該融入其中。”在22歲的成員潘怡看來,舞蹈不分年齡,只要喜歡都可以參與,跳舞的初衷就是爲了開心。

國家一級編導、福建省舞蹈家協會顧問吳玲紅擔任評審,她點評,此次比賽每個節目都融入特色元素,民族、時尚、街舞、戲曲等,充分體現廣場舞文化的兼收幷蓄。

近年來,放眼八閩大地,健身熱潮湧動,“廣電網絡杯”福建省第二屆廣場舞蹈大賽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成果。大賽自2018年5月啓動以來,吸引多達1388支隊伍、近3萬羣衆參與賽事,是福建省近年來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影響力最深遠的羣衆性文化盛事。

在吳玲紅看來,“普及這樣的活動非常好,向全社會展現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如今老齡化的社會中,廣場舞大賽的舉辦意義重大。(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