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電影《山楂樹之戀》


電影《山楂樹之戀》的原著,是以真人真事爲原型的。

作者艾米記錄並還原了當事人靜秋過去的一段經歷,兩個人從相識到相戀到最後老三白血病逝世,埋葬於兩個人定情的山楂樹下。

故人已逝,對靜秋的影響卻極爲深遠,10年後,她考上了碩士研究生,20年後,她攻讀博士學位,30年後,她任教於美國的大學。

她也會一直記得,那棵開着紅色花的山楂樹下,長眠着一個她曾經深愛着的人,這樣一段純潔又美好的愛情,看完讓人淚目。

幾十年輕的一段感情,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細節,爲什麼至今提起,依然讓人淚目?

除了兩個人真切的感情之外,女主角靜秋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

靜秋是一個性子自卑又倔強的女孩子,因爲家庭成分不好,加上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別人總強調老三是軍區司令的兒子,導致她和老三相處時,總擔心自己配不上老三。

其實,靜秋也有不少優點,這也是我們一直對這部電影、這本原著喜歡的原因。


一:她有着純真少女的懵懂,渴望愛情,卻羞於表達。

在這段感情中,老三是主動的一方,靜秋大抵是沒談過戀愛,不知道如何應對,所以她的細節表現也就特別真實。

當靜秋趕着末班車回K縣城之後,天色已晚,車站都關門了,她擔心無法當晚就趕回去西村坪。

沒成想,老三卻站在昏黃的路燈下等她,兩個人步行回村的路上,老三見靜秋身上背的包很重,便主動接過她的包了。

還不由分說地抓起她的手,這讓她很緊張,試着掙脫老三的手,卻又被抓得更緊了。

她的內心在說服自己跟男生牽手的事實:現在是晚上,想必沒人看到我們牽手的,那我就由着他吧。

她靦腆,羞於表達,不知道什麼是愛情,只覺得老三對自己好,他應該不是壞人,可以信任老三。

懵懵懂懂,卻喜歡被人珍視着的感覺,她跟老三在一起時,她是一個初戀的少女,小鹿亂撞,緊張不安,像極了曾經初戀的我們。

她也感動着老三能惦記着她的事情,她和老三一起喫飯,老三把自己碗裏的香腸讓給她喫了,想讓她多喫一點,靜秋感到驚喜,原來老三知道自己喜歡喫香腸。

連賣飯的店家都調侃他們這一對小情侶:你們這兩口子怪有趣的,蠻恩愛的,要不我再給你們煮兩根?

愛一個人,眼睛裏的光是藏不住的,當外人都覺得他們兩個人恩愛時,說明他們一定是心心相印的。

在這段感情中,老三明顯也比較會撩妹,牽着靜秋的手,察覺到靜秋很緊張,還主動問靜秋“以前沒人牽過你的手?”

在這段返程的山路中,靜秋的細節,嬌憨可愛,她躲在老三的懷裏,覺得這樣不太好,又捨不得他溫暖的懷抱,初戀的她,第一次知道男人的身體會有這樣一股令人醉醺醺的氣息,她感到很踏實,心跳也跳得很快。

她和老三之間的感情很微妙,兩個人從未說過一句“我愛你”,卻都曉得對方的心意,甚至,在老三病危的時候,她沒有喊出老三的名字,但,一句“我是靜秋我是靜秋”,已經把她的感情詮釋得淋漓盡致。

二:她善良堅強,爲了家庭,變得懂事,有擔當。

靜秋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會織毛衣,懂得在衣服的製作上揚長避短,不被人察覺。

她的媽媽曾經請人給她和她的哥哥織毛衣,但,兩件毛衣被別人偷工減料了,也特別小,她穿了不合身。

靜秋比較厲害的是,她學會了織毛衣之後,把兩件小毛衣拆了,合成一件,穿了幾年之後,她就拆出來再加新的棉線進去,她織得很巧妙,別人以爲是故意弄成那種錯綜複雜的花色。

按照我們現在的衣服設計風格,這就是妥妥的“假兩件”啊,她是一個有設計想法的人。

靜秋是在家裏排第二,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妹妹,爲了緩解家裏的經濟壓力。

她在暑假的時候,會去做零工,懂事得讓人心疼,似乎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賺錢機器,只爲了讓媽媽不那麼辛苦。

她自己算了一筆賬,如果1個月1天也不休息,每個月能掙36塊錢,她做過很多雜工,在建築工地做小工,在碼頭上拖煤,在教具廠刷油漆,在瓦楞廠糊紙盒等等。

只要能賺錢的小工,哪怕再苦再累,她一定搶在別人的前面去做,她幹活也不想讓別人因爲她是女孩子叫小看她了。

她是一個自尊心那麼強的人,在接受老三給的東西時,她惴惴不安,害怕受了他的恩情,自己無以爲報。

一對比我們如今不少孩子,只懂得做一個伸手黨,向大人索取錢財,不懂得賺錢的辛苦,靜秋的懂事就變得更爲難得了。

靜秋的懂事,貫穿了整個故事,讓人心疼不已,當她第一次領工資時,她非常開心。

她是15號之後上班的,只能領半個月的工資,然而,就這半個月的工資,將近15塊錢,就讓她欣喜不已了。

工資的錢包在一個信封袋裏,有錢,有工資單的小紙條,上面還寫着她的名字,她想想自己接下來每個月都可以領到工資了,差點就睡不着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也意味着:他們需要早早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靜秋也不例外,她的工資拿到手之後,便交給了媽媽,讓媽媽做家用,也幫哥哥存點錢結婚。

她記住了所有人,卻唯獨忘了應該買點什麼獎勵自己一下。

領工資的這一段細節,像極了剛工作時的我們,第一次領到工資,明明就2000塊錢,卻捨得拿出其中的巨頭,給家裏人都買了禮物,想證明自己終於也能賺錢了。

三:喜歡她青春年少,多才多藝,有一股文藝氣息。

學生時代的靜秋,是優等生,多才多藝,文筆也好,是辦理是筆桿子,老師總讓她做“宣傳委員”,就是專門負責辦刊的幹部。

靜秋一人頂多個人,她能寫能畫,毛筆、排球、大字、小字都能寫,常常一個人就弄出一整牆的黑板報來。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這就是一枚妥妥的斜槓青年了,連她的老師都欣賞靜秋的文筆,誇她才華橫溢,把她的作文推薦到教育局,編進《K市中小學生優秀作文選》。

這要是放我的學生時代,我可以吹一輩子的牛逼,沒辦法,這也太優秀了,都被別人傳頌並背誦了,無法低調啊。

她這樣的才華,可以說是上天賞飯喫了,老三一開始對她的評價也非常中肯,她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早晚會被人發掘的。

靜秋除了有才華,她在運動方面也很有天賦,打排球都打進校隊了,這是文武雙全呀。

想象着,一個面容清秀的女孩子,扎着馬尾辮,穿着運動服,在陽光底下揮汗如雨打球,這可能正是當時老三在圍牆外所看到的一幕,並牢牢記在心裏了。

所以,當她看到靜秋穿着球服出來撿球時,看着她青澀的臉,誇她:你穿這件球服真好看。

在青春裏,我們會記住很多零零散散的片段,可能是那個人的笑容,那個人的背影,那個人的細節,這些串起來,正是我們的青春期,純真而懷念。

電影版的《山楂樹之戀》於2010年上映,距今已經過去10年了。

這10年裏,主演靜秋的周冬雨,依然靈動秀氣,乾淨清澈,彷彿她生來就是那個靦腆善良的靜秋。

不得不誇,張藝謀導演的眼光非常好,周冬雨的氣質,非常貼近原著裏的靜秋。

一段小清新的戀情,無疾而終,卻在另一個人的人生裏,引起陣陣波瀾,並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這,或許就是老三的偉大之處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