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隆慶皇帝朱載垕在這一點上顯然是符合這個標準的,故筆者認爲其算得上是一箇中興明治之主。由此可見,朱載垕並非窩囊,而是出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情況而考慮的,所以說,在這一點上,他也稱得上是中興明治之主。

導讀
筆者認爲若要看一國之君是否爲中興明治之主,那就要看在其治理下的國家是否有了多方面的進步。而隆慶皇帝朱載垕在這一點上顯然是符合這個標準的,故筆者認爲其算得上是一箇中興明治之主。
其在位期間不管是在經濟上、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有着長足的進步,因此他被後人冠以中興明治之主的稱號也在情理當中。
然而整個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開始有了黨爭的苗頭,除此之外,他還常常縱情於聲色犬馬,以至於在燈紅酒綠中病逝。也正是由於這兩點,他又被人質疑爲是窩囊無能。
對於他到底是中興明治之主還是窩囊無能之主,我們在這裏以史實說話。
故本文將從隆慶帝朱載垕的早年經歷着手,介紹其在位期間的主要政績,以及他執政時期的弊病,最後加以總結和反思。

嘉靖十六年,明世宗朱厚璁有了第三個兒子,也就是本文將要討論的隆慶帝朱載垕。
直到嘉靖十八年,朱厚璁立次子朱載壡爲太子,與此同時,兩歲多的朱載垕被封爲裕王。
雖說這時的朱載垕被封王,但是他的母親杜康妃開始逐漸失寵,並且當時的明世宗朱厚璁對於這個第三子並不是特別喜愛。因此16歲朱載垕在嘉靖二十八年被搬居於宮外的裕王府中,開始了長達13年的宮外生活。
恰恰在這13年裏,朱載垕遠離了朝政的紛爭,反而對民間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另一方面,朱載垕身爲一個局外人,他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更爲清楚地發現大明王朝地各種隱藏的弊端與危機。
例如對於嘉靖一朝的奸臣與忠臣他看得十分清楚。另外,對於內部弊端導致的腐敗也產生了一定的認識。
可以說正是這13年的宮外生活,使得朱載垕有了更爲獨特的政治遠見,這爲其後來中興明治做好了鋪墊。中興明治之舉
誰都不曾想到,朱厚璁立的太子朱載壡以及長子突然紛紛離開人世,使得儲君之位降臨在身處宮外的朱載垕身上。
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璁駕鶴西去,朱載垕順利登基,爲大明王朝開啓了一篇新華章。
具體來看,其中興明治之舉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親賢遠佞,選賢任能。

朱載垕上位以後便開始以一種雷霆手段迅速斬獲臣心與民心。根據《嘉靖遺詔》中的記載:“建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復職。方士人等,查照情罪,各正刑章……”
也就是說,對於嘉靖一朝因爲直諫而入獄的官員全部啓用,對於因爲直諫而死的官員,追加厚恤,對於那些迷信方士則按照情理和法律進行處置。這樣一來,便形成了一股親賢遠佞之風。

也是這個時候,剛直不阿的海瑞“重獲新生”,爲大明王朝增添了一個人才,爲大明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另一方面,朱載垕還開始選賢任能,最爲人知曉的便是任用張居正、徐階、高拱等人。本着“用則不疑”的原則,朱載垕對他們十分信任,以至於大膽放權,任由他們施展才能。在這之後的六年期間,其只召見閣臣兩次,殊有一種“無爲而治”的味道在裏面。
正所謂“良臣之後有明主”,因爲朱載垕的放權,這些大臣在任時期也是恪盡職守,爲大明王朝的後來的改革形成了堅硬的臂膀。
因此,從這裏可以看出朱載垕不可謂不明治。
②推行新政,革除弊政

面對嘉靖時期的弊政、漏政,朱載垕開始致力改變與完善。除了上文《嘉靖遺詔》中提到的幾點,他還加強對官員的考覈,就連各王府的官員也不能倖免。
在土地方面,朱載垕反對唐宋時期的“不抑土地兼併”政策,反而嚴抓土地兼併,實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有效的緩解了統治階級與百姓之間的矛盾,贏得了百姓的高度評價。
而民生問題解決了,也就意味着國內的不穩定因素大大減小,這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內憂問題。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朱載垕不可謂不明治。
③隆慶開關,開放貿易

自朱元璋建國以來,明朝一直都遵從“存板不許下海”的規定,到了嘉靖執政時期時期,海禁的控制嚴格程度更是達到空前的地步。因此嘉靖時期在東部海防上下足了功夫,其任用戚繼光等人嚴厲打擊倭寇,使得東部外患情況逐漸緩和。
不過外患情況雖然得到了緩解,但是由於不得與外通商,加上內部腐敗,花銷巨增,使得嘉靖後期的國家財政嚴重告急。以至於到了隆慶即位時有了“明廷財政已近崩潰,太倉儲備僅持三月”的記載。
除了經濟上面臨着巨大困難,沿海商販也逐漸開始轉商爲寇,反過來侵襲內陸。而這一切都是經濟低迷惹的禍。
而朱載垕清楚的意識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開源,因此開始一反常態,下令開關,允許民間商人進行遠洋貿易,刺激國內經濟。
而事實表明,朱載垕的做法對大明王朝的經濟刺激是極爲有效的。在朱載垕實施開關初期,僅僅是月港一個地方,便有了“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並賴”的局面。

就數據而言,從其推行開海以來到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的七十多年中,單單是從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銀總金額便達到了驚人的三億三千兩,佔據着當時世界上白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從這個角度來看,朱載垕與前朝背道而馳,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海外貿易,在短時間內就填補了明王朝的財政空缺。另外,經濟的飛速增長也爲後來張居正的不斷改革以及軍事力量強化添薪加火。同時,也使得資本主義得以萌芽,爲明朝後期的苟延殘喘提供了有效的“藥物”。所以不得不說朱載垕頗有頭腦,足以稱得上中興明治之主。
④強化軍事力量

從軍事角度來看,朱載垕也不曾含糊。朱載垕在稱帝以後便開始與蒙古實行和平外交的方式來鞏固當時的統治,即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選擇避戰。
但是在選擇和平外交的同時,他也在不斷強化國內的軍事。關於這一點,我們能過夠從他任用戚繼光、李成梁和譚綸以及修建三千多個防禦臺(居庸關至山海關之間)便可以看出。
除此之外,他對軍隊的管制以及訓練也十分嚴格,以至於在他執政期間幾乎沒有與北邊的蒙古展開太大的摩擦,而蒙古也不敢輕易來犯。這爲大明提供了寶貴的休養生息之機。
由此可見,朱載垕並非窩囊,而是出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情況而考慮的,所以說,在這一點上,他也稱得上是中興明治之主。縱情聲色,英年早逝

不過朱載垕雖然政績不菲,但是他卻留下了兩個讓人詬病的地方。一個是因爲他的性格剛直不足,太過放權,導致內閣之間出現摩擦,以至於有了黨爭的苗頭。另外一個則是因爲他熱衷於燈紅酒綠,以至於身體喫不消,最終英年早逝,留下笑柄。結語
縱觀隆慶皇帝的一生,他的早年宮外生活讓他清楚的認識到大明王朝地各種潛在的弊端與矛盾,這在很大程度上爲他日後稱帝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提供了巨大的參考價值。
因此其上位以後親賢遠佞,選賢任能,致力於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經濟上他選擇與前朝背道而馳,施行開海,爲大明王朝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基礎,扭轉了前朝經濟凋敝的局面。在軍事上他一邊倡導和平外交,另一方面也在馬不停蹄地建設邊防,強抓官兵,爲大明王朝軍事力量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而他留下黨爭的苗頭和縱情聲色等弊病總的來說是顯然無法掩蓋其政績上的光輝,所以筆者認爲,人無完人,他算得上是一箇中興明治之主。
這一點從他的諡號上也能夠看出,他的諡號爲: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這些這個諡號裏面的字幾乎都是美諡。
另外《明穆宗實錄》中也對其高度評價道:“上(穆宗)即位,承之以寬厚,躬修玄默,不降階序而運天下,務在屬任大臣,引大體,不煩苛,無爲自化,好靜自正,故六年之間,海內翕然,稱太平天子云。”
由此可見,其並非窩囊無能。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創作不易,請多支持,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斧正。參考資料:《嘉靖遺詔》、《明史》、《明穆宗實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