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趣的是,原本浩浩說寧可做試卷也不參加,但現在不光不做試卷了,連外面的興趣班也沒心思去上,不停唸叨第二天的童玩節。浩浩媽特地挑了一天陪兒子參加童玩節,看到了浩浩完全不同的一面。

原標題:獲知學校“連玩”12天,杭州小學霸抱怨:不如多做幾張試卷

這幾天,杭州市濮家小學的孩子們可開心啦,學校迎來了第二屆童玩節,整整12天,孩子們不用上課,也不用做作業,盡情玩耍。

童玩節以“力量”爲主題設計了20多個遊戲項目,涵蓋多門學科。校長黃鳳英對記者說,學校騰出兩週時間讓學生玩,“給孩子們提供綜合實踐的機會,真正發現多元智能的現實意義。”但讓她沒想到的是,童玩節還沒開始,就有一位二年級的學生表示,不喜歡童玩節,寧可多做兩張卷子。

玩之前的抱怨

“還不如做幾張試卷”

昨天(4月28日),濮家小學二年級學生浩浩的媽媽跟記者說起了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

“媽媽,我不想去參加童玩節,還不如給我幾張試卷做做吧。”浩浩向媽媽訴苦。

兒子寧可做試卷,也不想玩耍?浩浩媽嚇了一跳。要知道,自家孩子平時很喜歡玩遊戲,每次做完作業就會玩變形金剛、搭積木,怎麼突然對玩都不感興趣了?

浩浩媽連忙問原因,浩浩是這麼解釋的:“做試卷只要十分鐘,寫完就好了,但練習跳大繩,不僅下課要練,回家還要練,我都沒有自由時間了。”浩浩是班裏的小學霸,二年級題目的試卷對他來說很簡單,一般都是花一二十分鐘完成,還挺輕鬆的。

這次學校的童玩節中有許多集體項目,比如跳大繩、風火輪、COSPLAY舞蹈等等,都需要前期訓練。但浩浩喜靜,運動細胞不太發達,平時玩的也大多是益智類玩具。對他來說,完成體力項目的難度比做試卷大多了。

浩浩媽細問了才發現,兒子覺得這是“訓練”,產生了畏難情緒。“我其實能理解,每天在操場上練習,曬得滿身是汗,老師同學都很累。”浩浩媽很體諒孩子的情緒,“回家也要繼續練不擅長的項目,他覺得自己的時間被剝奪了。”

有趣的是,浩浩有個雙胞胎妹妹,兄妹兩人性格迥異,妹妹活潑好動,性格外向。童玩節的前期訓練,妹妹輕鬆學會了各個項目,尤其擅長跳大繩。哥哥爲童玩節苦惱時,妹妹正在整天追問媽媽“離童玩節還有幾天?”因此,妹妹對哥哥的想法很不解:“哥哥,爲什麼不喜歡童玩節?”

浩浩媽也在勸兒子:“不光是你,老師、同學都很辛苦,你們訓練時,老師也沒有躲在樹蔭下休息,大家都在一起訓練集體項目,是爲班級和年級爭光。”浩浩媽設想過,如果兒子真的很排斥,她也不會強求,尊重孩子選擇不玩的權利。

玩之後的感慨

“付出真的有回報”

童玩節一開始,浩浩的態度有了180度轉彎,用媽媽的話來說,就是“興奮得人都變了”。

跳大繩比賽一結束,浩浩就向媽媽彙報了喜訊。“他回來時有些累,但特別激動地告訴我,他們班跳繩成績超過了四年級,拿到全校第二,他也發揮得很好,一次都沒被絆倒。”浩浩對媽媽發表感言,“練了這麼久沒白費,付出真的有回報。”

浩浩媽特地挑了一天陪兒子參加童玩節,看到了浩浩完全不同的一面。“上午的STEM項目結束後,他意猶未盡,都不肯回來。下午的超級英雄盛典,他玩瘋了,穿着道具服跑來跑去。”浩浩媽覺得,兒子在親歷以後,內向的性格也有所轉變,“他現在很愛表達,感覺小孩子的天性全部被釋放出來。”

有趣的是,原本浩浩說寧可做試卷也不參加,但現在不光不做試卷了,連外面的興趣班也沒心思去上,不停唸叨第二天的童玩節。

浩浩媽說:“其實他自己也想不到,這是他第一次有付出收穫的體驗,也是第一次嘗試大體力項目。作爲家長,我也想不到,童玩節把孩子的童真都釋放出來,讓我也看到孩子少有的活潑一面。”

接下來,浩浩還將體驗運動會、春遊等項目,學校在五一假期不會佈置任何書面作業,而是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充分接觸大自然,感受親情的力量。

浩浩小朋友喜歡上童玩節之後,也對童玩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明年的童玩節,能不能讓我們自己來設計一些遊戲或項目?”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