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羣衆有了“微鄰里”市長熱線不再“熱”

羣衆有了“微鄰里”市長熱線不再“熱”

網上楓橋經驗的武漢實踐

圖爲武漢市江岸區臺北街桃園社區網格員們在邀請居民加入“武漢微鄰里”網格羣。         陳思 攝

□ 本報記者 胡新橋 劉志月

“市長熱線”撥打量同比下降80%,居民參與率上升90%。

一升一降兩個數據,讓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臺北街黨工委副書記唐雯看到了“武漢微鄰里”的未來。

臺北街綜治中心有個“五時工作法”,即“網格實時共享”“服務及時提供”“矛盾平時化解”“居民隨時參與”“執法限時下沉”。

“我覺得關鍵是抓好服務提供與矛盾化解,做好這兩項,平安和諧自然就有了。”唐雯認爲,“武漢微鄰里”爲“五時工作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今年初,武漢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與科技公司合作,以微信客戶端爲基礎開發“武漢微鄰里”系統,動員全市1.6萬名網格員,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通過黨建引領“紅色頭雁”“紅色物業”,匯聚政務服務、生活服務、法律服務、文體服務、志願服務、關愛服務六大服務矩陣,開展服務全覆蓋、訴求全受理、問題全解決、過程全監督的“建圈入羣”活動。

“‘武漢微鄰里’重構網格服務團隊,通過我要報事、網格羣聊等功能,實現社情民意網上了解、矛盾糾紛網上解決、工作作風網上轉變,探索了運用大數據實現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路徑。”武漢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曹裕江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共建

“有居民在網格羣聊中留言,請查看處理。”8月29日,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東亭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網格員張忻欣的手機上收到“武漢微鄰里”發來的提醒信息。

輕觸手機屏幕,張忻欣進入“武漢微鄰里”,發現她負責的網格內居民陳雯發的消息:15號樓牆角有建築垃圾,請幫忙處理。張忻欣迅速回復陳雯,聯繫同在“武漢微鄰里”的街道城管中隊負責人安排處理。

據介紹,“武漢微鄰里”建立起一個網格一個微信羣二維碼的服務管理體系,居民掃描二維碼通過實名認證即可進入所在的網格羣,社區網格員擁有羣主權限。

“武漢微鄰里”還提供各部門在街道爲民辦證入口,社區律師、社區民警、城管、工商、食藥監、房管等行政資源,青少年空間、4點半學校、夏令營、微心願等社會組織、志願服務團隊等力量亦實名入駐。

“‘武漢微鄰里’後臺會對訴求數據進行分類分發,網格員會第一時間上門處理,若不能處理則及時向上級部門求助反饋。”武漢市綜治辦社會服務與管理網格化指揮中心主任鄒宇告訴記者,居民事後還可對處理過程和結果進行滿意度評價,形成居民訴求“收集―處置―反饋―評價”閉環系統。

歷時6年,武漢市通過社會服務管理網格化工作實現人、地、事、物、情全掌握。在此基礎上,部署開展“建圈入羣”活動,形成以“武漢微鄰里”實名認證爲基礎的“網格羣”,致力於打造“掌心裏的便民平臺、指尖上的貼心服務”。

共治

多虧“武漢微鄰里”,一場電動車警報器半夜持續鳴叫引起的糾紛7分鐘內得以平息。

9月23日22時13分,臺北街和美社區第三網格一居民在“武漢微鄰里”反映:不知誰家電動車報警器未關,三更半夜叫個不停,吵得人睡不着覺!

收到消息,網格員李勝紅第一時間回覆並聯系區域門棟長黃勝、黨小組組長硃紅,請他們處理。由於不知是誰的車子,李勝紅第一時間報警,民警建議先找到車主。有居民不耐煩地說:“一腳踢垮算了,這人這麼沒公德心。”更有居民往樓下扔東西表達不滿,險些傷到人。

這些都在“武漢微鄰里”的網格羣聊裏反映出來。看着局面開始往不可控方向發展,羣主李勝紅及時在羣裏發言:“大家都來出出主意,怎麼消掉聲音。”

“把喇叭線抽掉,就可消音。”硃紅說。“可以,車主找事我負責。”李勝紅馬上表態。

22時20分,電動車警報器安靜了,第三網格羣聊裏也安靜了。報事居民在“武漢微鄰里”後臺悄悄給了李勝紅5星好評。

這個案例讓唐雯看到共治的魅力,也看到“武漢微鄰里”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方面的成效。

從事社區工作越久,唐雯越認同“高手在民間”,社區裏、網格內很多事情的解決,常常是大家羣策羣力的結果。

“武漢微鄰里”模型能通過對敏感、關鍵詞彙進行輿情監督和預測預警預防,提升基層及時發現問題、處置問題的能力。從今年4月開始試點截至8月,全市開展“微鄰里”的50個社區“市長專線”報事量下降50%,居民羣衆參與率達到90%以上。

共享

換燈泡、通馬桶、裁衣服……貌似上不了檯面的小事,往往最讓居民頭疼。流動人口特別是外來年輕人,只好網上搜或依靠“牛皮癬”小廣告找,往往由此引發很多矛盾糾紛。

爲破解難題、源頭預防矛盾糾紛,“武漢微鄰里”試着將社區裏的“手藝人”、周邊的“專業人”引入網格羣,破解供需矛盾。

負責“武漢微鄰里”研發工作的技術人員陳松偉告訴記者,未來還將開發多路音視頻實時互動系統,讓有辦事需求、信訪訴求的居民“端對端”對話網格服務團隊,“面對面”化解矛盾糾紛,突破時空限制,將羣衆接訪工作常態化。

在多個新城區調研時,武漢市綜治辦副主任王湫萍發現,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的教育、醫療等需求無法滿足,很多城市居民希望到鄉村休閒、買無公害蔬菜等也找不到方向。“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市與農村資源互通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王湫萍說。

目前,武漢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正與有關科技公司合作開發農村版“微鄰里”,以北斗導航網格碼、公安機關標準地址碼爲基礎,將二維碼與農村特有信息相聯繫,讓黨務、政務、村務、商務通過掃碼即可實現。

“未來將打通城市‘微鄰里’與鄉村‘鄉情碼’,通過互聯網技術拆掉現實的虛擬牆,打造市域資源互通共享平臺,通過民情主動搜、民意主動引、民生主動應、民事主動辦,調動社會各界提供常態化、長效化的精準服務,推動社會治理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新格局。”王湫萍說。

□ 記者手記

“楓橋經驗”起自農村。新時代,“楓橋經驗”如何創新發展?

武漢將包羅萬象的社會治理工作瞄準覆蓋城鄉的近兩萬個網格,着力做精、做細、做小;藉助移動“互聯網”技術,運用大數據,研發城市社區“微鄰里”,以網格爲單位、以實名認證爲基礎,打造網上“熟人社會”;難能可貴的是,武漢創新社會治理的觸角並沒有停留在城市,而是延伸到農村,結合農村空心化的現實,以地理信息爲基礎,打造農村版“鄉情碼”。

更讓記者興奮的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夢想,以打通城市“微鄰里”與農村“鄉情碼”後臺爲基礎,打造城鄉人民羣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真心希望,武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夢想早日實現。真心期待,一個更加平安和諧的美麗武漢早日到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