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次蔡導維權事件讓我想起近期比較火的另一個獨立導演蔣能傑,爲了讓拍攝的公益紀錄片《礦民、馬伕、塵肺病》得到更多關注,蹲守在豆瓣上給網友私信發送免費的觀影鏈接。但不可否認,除了少數有條件直飛威尼斯電影節或者柏林電影節的資深影迷,蔡明亮導演的作品過去多半通過國內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上和大陸觀衆見面,而國際電影節又通常被放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那些難以參加電影節上到的觀衆若想一睹大導作品,求助網絡是最便捷的方式。

本文作者:少年鞍馬

提起中國臺灣導演蔡明亮,影迷朋友,尤其是藝術片的電影愛好者絕不會感到陌生。他被譽爲“臺灣新電影二代”領軍人物,是臺灣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影人之一。其執導作品《青少年哪吒》、《愛情萬歲》、《河流》、《你那邊幾點》不僅個人風格強烈,也在國際電影節上屢次斬獲獎項。

近日,他再次成爲國內影迷圈的焦點,並不是因爲其作品內容如何,而因“維權”。

4月7日,蔡導因新作《日子》樣片片源泄露,在豆瓣開號發文表達沮喪失望之情。四天後,他又發文掛出一名曾在豆瓣上公開發出影片資源鏈接的網友“喵喵”,言辭犀利,要求其進行公開道歉和賠償。

這一舉動自然掀起了軒然大波,豆瓣er紛紛轉發,表達自己的觀點。

一部分支持蔡導維權,認爲不管從何處取得的影片資源,傳播盜版視頻就是法制意識淡薄的表現,應當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但似乎更多網友表現出遲疑。

有的擔心蔡導這一“掛人”行爲會引發對改名網友的網絡暴力;有的覺得導演捨本逐末,應該花精力找出最早泄露的源頭,並把工作重點放在如何讓作品在大陸地區得到更多合法放映途徑,而不是拿作爲中間傳播者的網友個人“開刀”;溫和的希望導演能體諒影迷想盡快看到新作的急切心情;情緒激烈的則表示對導演的失望,放言今後他的所有電影,盜版正版的都不會觀看。

其實這不是蔡導第一次就電影版權的事情進行維權。2016年,他就和以提供各類影片下載鏈接爲主營業務的網站“藍影網”打了一場爲期三個多月的“反盜版”之戰,在網上進行堅持不懈的質詢。最後以藍影網站關閉,並掛出公開道歉聲明收尾。後又要求Bilibili下架所有他的作品視頻,也獲得了B站迅速且低姿態的回應。

但這回情況和之前的不太一樣,不僅因爲輿論陣地從微博轉向了更小衆的豆瓣,且針對的不再是網站平臺,而是個人。平臺爲了盈利,而個人多出於愛好,甚至傳播者本人可能是導演的影迷——這也是爲什麼前兩次支持蔡導的網友這回不少都“倒戈”。

作爲維權方的蔡明亮,自然有充分的理由。當一部未正式發行上映的電影樣片被泄露,網絡版權被侵犯,其團隊和製作方的權益無疑會受到巨大影響。無論是追責還是憤怒,於法有據,於情合理。

但不可否認,除了少數有條件直飛威尼斯電影節或者柏林電影節的資深影迷,蔡明亮導演的作品過去多半通過國內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上和大陸觀衆見面,而國際電影節又通常被放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那些難以參加電影節上到的觀衆若想一睹大導作品,求助網絡是最便捷的方式。那麼,當網上找不到正版資源,類似網盤等工具就成爲了影迷圈內部個人觀影鑑賞、“互幫互助”的“樂園”。

無疑,提高保護版權的法制觀念,不觀看、傳播盜版影片自然是每個影迷都應當爲之自律的事。但也要承認,人並不是活在美好願景的真空中。就當下的觀影環境而言,社會是否也應當提供更廣泛的觀影渠道,更豐富多元的藝術作品,來滿足人們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藝術電影爲例,隨着人們審美品位的提升,藝術電影從輻射範圍而言已經不再等同於小衆電影。但事實上,雖然現有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但藝術電影放映的覆蓋面依舊狹窄。大量觀衆,尤其是三線城市以外的觀衆從觀影成本上講,仍被排除在線下觀影的大門之外。並且,線下放映影片的刪減問題也屢屢引起爭議。

而到了線上觀影,視頻網站的合法影片的供應量有多少,收取費用的高低也成了難以迴避的問題。

故意侵權者有,無視著作權法的法制意識淡薄者有,都應當承擔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責任,淨化網絡版權環境也人人有責。但維權同時,口號之外,還有更多問題需要思考,需要各方共同想辦法解決。

這次蔡導維權事件讓我想起近期比較火的另一個獨立導演蔣能傑,爲了讓拍攝的公益紀錄片《礦民、馬伕、塵肺病》得到更多關注,蹲守在豆瓣上給網友私信發送免費的觀影鏈接。

兩位導演截然不同的做法若結合來看,用一個詞概括,或許是“無奈”。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