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2018年全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集中宣講報告會在重慶大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魏子棟分別作了題爲《科研不端行爲與防範對策》和《弘揚科學道德 追求學術誠信》的報告。來自重慶大學等17所高校的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新上崗研究生導師、新入職教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等1000餘人聆聽了院士專家宣講科研誠信。

報告會現場

中國工程院王紅陽院士作了題爲《科研不端行爲與防範對策》的報告。她以科技部通報的“107篇中國論文被撤稿”事件爲切入點,列舉了僞造、篡改、抄襲、自我剽竊、代筆等學術不端行爲對當事人和學術共同體帶來的嚴重後果及惡劣影響。

王紅陽院士作題爲《科研不端行爲與防範對策》的報告

王紅陽院士表示,要從尋找問題根源、加強教育規範、明確獎懲規則、淨化學術生態等四個方面着手應對學術不端,從加強學術規範及法律制度建設、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完善學術評價體系與制度、提升防範學術不端技術手段等四個方面防範和抵制學術不端行爲。她希望廣大師生遵循醫學研究規範與準則,將醫者之仁愛、公平與科學家之嚴謹、求實貫穿於醫學科研工作的全過程。

魏子棟教授作題爲《弘揚科學道德 追求學術誠信》的報告

重慶大學魏子棟教授作了題爲《弘揚科學道德 追求學術誠信》的報告。他以自己學習工作的親身經歷爲主線,圍繞學術造假的危害、大學與知識分子的使命、誠信的道德原則與合作共事的底線、人類對學術造假的態度、學術誠信與民族復興等五個方面,告誡大家科學追求的是真理,講究的是實事求是。

魏子棟教授表示,道德是規範社會成員行爲的準則,高的道德標準造就卓越的人格品質,只有恪守科研道德,科研工作纔會有生命力,才能鑄就研究人員高尚的學術人格。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唐中明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