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進入立冬後,氣候逐漸降低並趨於乾燥,同時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中國民間以立冬做爲冬季的開始,此節氣不僅僅代表着冬天的來臨,也有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此時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也要在冬季來臨之時注意冬養保健!

圖片來源於網絡

立冬養生:

1、情志需調整

人有喜、怒、思、憂、恐五志之中,憂傷情緒容易傷肺。因此,冬天養生應將我們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統與秋的收斂之氣相應,以笑養肺。經常笑一笑能使胸部擴張,肺活量增大。特別是在鍛鍊之時,若能開懷大笑,便可使肺部吸入足量的氧氣,加快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心肺及臟腑氣血調和的效果。這種方法雖然可以祛病強身,但也必須適度。過分失常的笑,不僅不能起到健身的目的,而且還會損傷元氣。

2、睡眠需準時

立冬後,就要根據冬季的特點進行養生。在衆多的養生方式中,最省事可謂是“睡覺”了。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中醫認爲冬主收藏,所以冬三月應早臥晚起,注重補陰纔會事半功倍。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即靜又養陰。因此,在每日陰陽的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於12點之前入睡,最能養陰。睡眠時的被子應該以暖和、輕柔爲宜。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於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

3、冬天動起來

冬季養生要適當活動筋骨,出點汗,這樣纔有益身體健康。選擇冬季適宜的運動項目,總的原則是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年輕人或身體較好的中年人可選擇跑步等強度較大的運動,鍛鍊時間比春夏季多10到15分鐘;老年人或體質較弱的,可以選擇快走、慢跑、打拳等低強度運動,以全身微微出汗爲宜。冬季運動首先要充分熱身,因爲冬季人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和伸展性降低,關節活動範圍減小,容易使人感到身體發僵,不易舒展。如果不熱身就鍛鍊,可能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切忌冬季鍛鍊一定要在太陽出來後再鍛鍊,負責很容易寒氣入體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4、莫要忽視下肢保暖

在冬季不要只顧添加上衣,卻忘了下肢和腳的保暖,要知道下半身受寒亦可引發多種病症。在氣溫下降的冬季,應穿一雙保暖性好的厚襪子,當襪子和鞋墊汗溼後,要及時烘乾,同時鞋子內部也要經常烘曬;另外,老年人從室溫較高的屋子外出時,要設法避免寒氣的突然刺激。在冬季,要特別注意加強腿足鍛鍊,如果下班不忙的話,可選擇以步代車走上一段路,或偶爾爬爬樓梯,都可以達到鍛鍊雙腳的目的。在臨睡前用溫熱的水泡腳,不僅能溫暖雙腳,還能消除疲勞、驅病強身,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這對雙腳的保健和身體健康都十分有益。

5、控制躁動的情緒

冬季的寒冷氣候會使人的新陳代謝等生理機能處於抑制狀態,容易出現躁動的情緒。冬季藏精更宜養神,神志內斂纔可精滿氣足,在精神調養上要力求其境,保持情緒安寧,避免煩躁。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於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發泄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可以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6、預防季節性疾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準備好應對措施。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嚴寒天氣,要保持居室環境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上午、下午定時開窗通風,避免煙塵污染和刺激。居室溫度控制在16℃-20℃。此外,早晨、入睡前、洗臉時以及每次大小便後洗手時,都要堅持用冷水沖洗鼻子(並擤去鼻涕),這樣不但能增強鼻黏膜的耐寒與抗病能力,還能及時把鼻道內的細菌、病毒和塵蟎等物清除,減少感冒和過敏性鼻炎的發病。

李鐵紅:北京陽光萬物中醫研究院院長,北京中仁中醫醫院特需專家,北京首大耳鼻喉醫學研究院特邀專家、國家“一帶一路“孔子學院受邀中醫學講師。如想進一步瞭解,可關注微信,李鐵紅院長,或加微信LTH13011127882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