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婴幼儿人群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最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好发人群:

5岁以下儿童多发,1~3岁发病率最高,6个月内婴儿罕见。每隔2~3年流行1次,孩子上幼儿园,上学的时候会出现一次小高峰。

2.好发季节:

全年都可能发生,夏秋两季(6~8月为发病高峰)为高发期。

3.感染病毒: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手足口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最为常见;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和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近几年增长趋势明显。

4.发病周期:

潜伏期(2-5天):

无症状;

前驱期(1-2天):

高热38-40度,常伴有食欲不振等;

水痘期(2-3天):

高热且开始出现皮疹或疱疹;

溃疡期:

比较痛苦,因为皮疹或疱疹破溃。

5.主要症状:

大多数患者: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患者: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少数患者: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心肌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6.皮疹有4不特点: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7.传播途径:

①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水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

②患者的皮肤、飞沫、鼻涕、唾液、分泌物、穿破的水疱和粪便等;

③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的手等医源性传播途径。

二、如何做好预防措施,避免重症手足口病?

1.及早接种EV71手足口病疫苗。

EV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6个月~3岁的宝宝是EV71易感者,建议EV71型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对象为6个月以上的宝宝,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每次接种0.5毫升,间隔1个月。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主要是发病率低了。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①游戏后、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②不让宝宝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③房间要经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④要勤洗澡、洗发,勤换洗衣服、勤晒衣被,及时修剪指甲;

⑤注意纠正宝宝揉眼睛、抠鼻子、吃手、咬食玩具、或伸手抓东西等不良习惯。

⑥大人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彻底清洗双手、面部,换掉外出的衣服;

⑦不要亲宝宝的手和嘴,不要冲孩子喘气,不让宝宝和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⑧不和宝宝入嘴同一个食物,宝宝的食物自然冷凉不要用嘴吹 ;

⑨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电影院等,避免交叉感染。

⑩手足口病患者排毒时间长,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⑪定时清洁地板、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家庭物体表面;

⑫每天对宝宝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⑬在手足口病高发期,要多关注宝宝体温变化,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便于及时就诊、治疗。

带娃是一项技术体力活!如果你有遇到任何宝宝护理的问题,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来交流哦!或者关注我们,学习更多超实用的育儿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