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包拯包青天的大名,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包青天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清官,歷史上的包拯生活在北宋宋仁宗時期,他爲人就和電視上演的一樣,剛直不阿,遇事敢於直言極諫,即使是面對宋仁宗他也毫不畏懼,有時候爲了和宋仁宗爭論一個問題的對錯,居然把唾沫星子噴到了宋仁宗的臉上,可說是直言極諫的典範。

包拯之所以如此大膽,除了他一心爲國爲民,不計較自身利害的風骨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宋朝文官的地位非常高,待遇十分優厚,擁有很多假期,而且有豐厚的爵祿。比如包拯,有人推算過,如果把包拯的年薪摺合成人民幣,有近一千萬之多,包拯一年的收入就有一千萬,而且只要不造反,即使把皇帝罵個狗血淋頭,最多也就是貶官流放到外地而已,所以包拯才這麼有底氣做清官,這也是宋朝官員很少有人貪污的原因。

在宋朝,文官除了享有優厚的俸祿和很多假期之外,還有一個特權,那就是他們出差的時候,所有的飲食起居都是由朝廷開設的公使庫免費提供。這個公使庫裏面有好酒好肉,還可以住宿,是專門爲官員們休息修建的,相當於古代的官方招待所。根據史料記載,宋朝的公使庫是趙匡胤親自下旨設立的,在全國各地的交通要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公使庫,這是要花費很多錢的。

那麼趙匡胤爲何要不計本錢修建免費供應食物和住宿的公使庫呢?這就說來話長了。原來在五代十國的時候,戰亂不休,當時各地的節度使掌握着大權,把皇帝當成了傀儡,他們不停地爭奪地盤,導致天下永無寧日,趙匡胤親身經歷了這一切,對這些手握兵權的節度使非常痛恨。所以當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之後,他使用“杯酒釋兵權”的懷柔之策,將石守信、高懷德等各大節度使的兵權收回朝廷,只給他們高官厚祿,節度使從此徒有虛名,再也威脅不到宋朝皇帝的統治。

不過後來趙匡胤還是不放心,就開始逐漸任命文人出身的人擔任知州,知府,慢慢地取代了節度使的職位,到了後來,大宋各地的主要官員,都成了文官,節度使成了一種榮譽職位,根本不再掌握兵權,宋朝的統治自然也就穩如泰山了。

趙匡胤爲了籠絡文臣,自然要給他們甜頭,於是他動用巨資設立公使庫,讓官員們可以在出差的路上免費喫喝住宿,甚至還可以把裏面的食物帶回家,給老婆孩子嚐嚐。公使庫固然花費了朝廷不少銀子,但是這對富有天下的趙匡胤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能夠讓國家長治久安,纔是最重要的。(既廢藩鎮,命士人典州,天下忻便,於是置公使庫,使遇過客,必館置供饋,欲使人無旅寓之嘆。)

參考資料:《宋史》 《宋稗類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