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是煮花生。——再香莫過開封花生糕。

題記:我參加過很多次的下酒菜的大討論,始終堅持花生米、拍黃瓜、滷牛肉爲“前三名”的觀點。儘管因各地物產不同,酒友們的看法有出入,但對第一名沒異議。這就是花生米,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豆豆。江湖綽號“陪到底”,更厲害的叫“東方不敗”,方言叫它“叨不完”。
花生的歷史很精彩
——花生不是外來物種。
●泊來物種說。據歷史記載,花生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和祕魯,有實物證據的歷史2000多年。原來的名字不叫花生,叫“安胡克”。然後由哥倫布帶到西班牙,後輾轉經歷非洲和亞洲,北美和東歐。明朝末年,才從南洋羣島傳入我國。最早在東南沿海一帶種植,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叫落花生。名字出處在《常熟縣誌》:
三月栽,引蔓不甚長,俗雲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
意思是這傢伙開的花鑽進土裏面,然後在土裏長成果實,所以根據形象叫“落花生”。
●本土原生說。有物證支持的,花生是我國的原產品。早在1992年,陝西咸陽發掘了漢景帝劉啓(公元前188-141年)的陵墓,裏面就有花生。唐代四朝宰相段文昌是個超級喫貨,引得兒子入了迷,一生無意仕途,只研究美食,最終集兩代人之功力寫了一本書,叫做《酉陽雜俎》,裏面提到花生:
又有一種形如香芋,蔓生,藝者架小棚使蔓之,花開亦落土,結子如香芋,亦名花生。
魯迅極爲推崇這本書,作者叫段成式。所以說花生在我國的生長曆史不比南美洲的祕魯短。
——花生不是堅果,是豆子。
生活中,人們一直把花生、腰果和巴旦木等同對待,當堅果喫。其實花生不是堅果,在植物學分類上,花生秧叫豆科牧草,是一種爬生植物。花生也和豆子一樣,殼是豆莢,米是豆子。不過花生不是一般的豆子,它的營養非常豐富,不僅油脂超常,蛋白也遠遠高於一般的豆子,達到每盎司7.5克。所以人們都把它當做堅果不當豆。
——花生是廣受歡迎的美食物。
●一是結子多,還看不見,拔出來纔有驚喜。吻合了我國傳統文化裏的多子多福,不張揚的性格內蘊。
●含油量大。宋代開始榨取花生油,雖然味道略遜於芝麻油,但是比起菜油好了許多,成爲僅次於芝麻油的主要植物食用油。
●下酒利器。老北京的酒蒙子們,從不在意南方孔乙己的茴香豆。就因爲有花生米,而且可以多種味道,生熟煮炒炸,醋泡醬燜,都是美味。坊間流傳“喫香的喝辣的”享受,指的就是花生豆就燒酒,這幫酒蒙子們發明的專用語。
花生的故事很勵志
——駱賓王之前的花生是長在枝條上的。
很久以前,有一對善良的母子,兒子姓駱叫狗蛋。孃兒倆以種植花生爲生,生活倒也平安幸福。就是因爲花生成熟期間招鳥兒,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啄食乾淨,一年白忙活。有天狗蛋在路上扶起一位跌倒不起的白鬍子老頭,老人出於感激,就問得狗蛋的這個難處。順手撿塊小石頭給他,說你回去後埋在花生地裏,管讓鳥兒再喫不到花生。狗蛋半信半疑,但也回去照辦。沒承想花生果跟着都鑽入土裏。到了成熟的時候,拔出來一看,花生還都在,而且長得特別飽滿。從此以後,花生果不再長在枝條上了。這個孩子後來不得了,他就是駱賓王。
——岳飛大戰金兀朮前,天上落下的食物當頓軍糧。
話說岳飛在朱仙鎮大戰金兀朮,苦戰幾個月,糧草有短缺。在牛頭山決戰之前,天忽然降下滿地花生,將士們喫飽之後,一鼓作氣打敗了金兵。慶功會上,將軍常勝國爲天降神果請功,並請嶽帥賜名。岳飛開心大笑,說:就以將軍的名字吧,花生遂以諧音“長生果”爲名。至今開封還是我國花生主產地之一,仍然習慣叫它長生果。
——日本的唐人豆。
我國唐代文化對日本影響非常大,是因爲盛唐時期,日本派來的學者很多,我國也有鑑真和尚對日本的文化輸出。花生就是那時候引到日本的,所以至今還有叫它“唐人豆”的,意思是唐朝的豆子。
花生美食更好喫
——再香莫過開封花生糕。
如今在開封街頭,還會經常看到手工藝人表演砸打花生糕的。炒熟去皮的花生米,和着熬好的飴糖一起,堆放在案板上,兩人站對過,手持長柄木錘,一遞一下往下砸。花生米越來越碎,糖巴子越來越粘,味道越來越香,多遠都能聞到。直打到完全粘成一坨,再行砸成一指厚的餅,切了塊,就是花生糕。
這是一道名氣很大的開封小喫,在北宋時期就是皇宮的點心。也就是那時候,有青海手藝人來京城謀生,帶來了他們回族美食。很快被皇家看中,於是像花生一樣落地生根,成了開封傳統小喫。
——無人不愛的煮花生。
我就住在中牟縣城,恰在鄭州市區和開封市區正中間,當地是花生大蒜主產區,深知花生各種魅力無限的喫法。尤其是煮花生。到了秋天新花生上市的時候,這裏的農人會把剛從地裏拔出來的、帶着秧子的花生拿到市場賣。這道美食的享受過程,從在市場看到它就開了掛:先是接觸到滿帶着鄉土氣息的整棵花生;買回後採摘花生的樂趣;然後洗花生,煮花生,喫花生,下酒管醉不知醉,喫得肚撐不曉飽。
煮花生很簡單,涼水下鍋,只放鹽,燒開後煮10分鐘關火撈出來。水煮花生不能隔夜,當天要喫完,否則會壞掉。因爲這樣的花生營養最豐富,黴菌也很愛,放一夜就黏了,不要再喫。
——下酒花生大薈萃。
舉例我常享用的三種下酒花生做法:
●帶殼原味炒花生。小時候家裏都是炒這樣的花生,用砂子炒。這種花生極爲適合一個人下酒,邊品邊剝邊看書,相輔相成有情調。只是比較難炒,如今網上和超市都有現成的賣,不用勞神費力炒了。
●掛霜花生米。先把花生米炒熟,可以烤箱,也可以微波。然後水熬白糖,水和糖1:2,熬到糖化,再到起沫,倒入花生,拌勻佔滿糖稀,關火出鍋,放涼就成了。
●微波花生米。二兩花生米裝入盤子,放進微波爐,第一步兩分鐘,端出拌拌在放進去一分鐘,然後再拌拌接着一分鐘。前後四分鐘就好。
微博花生是我的獨家祕笈,平時下酒離不了花生。在長期的實踐中,所有做法的花生都有不足之處,煮花生只能秋天剛長成纔好喫;油炒花生米油糊糊的;掛霜花生米糖太多;帶殼炒花生剝的時候有灰塵;加八角香料的俗氣。就這個做法最簡單,四分鐘到嘴,而且原味原香,久喫不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