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距離改革開放已經40個年頭了,這期間,中國不論是經濟上,還是國際地位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的騰飛,生活條件的改善,都反映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

40年裏,一代代人親眼見證了我們的黨帶領着勤勞而智慧的中國人民一步步奮鬥,一次次崛起,一路披荊斬棘、奮力拼搏、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帶領大家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我的老家在農村,從小就總是聽爺爺講他們那代人的農村生活狀況,他常常講述他們小時候經常喫不飽,經常有的喫就已經很滿足了,從來不會挑食;上學的路上全是土路,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濘,從家走到學校鞋子已經溼透;去七八公里遠的集會上買日用品都是靠雙腳;而這些在我們這代人生活中已經不存在了,從小父母總是問我們想喫啥,喜歡喫啥,總是想着我們在長身體應該喫一些有營養的東西;現在村村通工程讓村間的土路都變成水泥道路,路兩邊綠樹成蔭,晚上還會有太陽能路燈照明,人們的出行不再受天氣的制約;現在的我們出去逛街幾里遠的距離也懶得走路,要麼公交車要麼坐出租;尤其是近幾年,嘀嘀打車、優步軟件的應運而生的模式更是讓我們的出行方便了不少。

農村的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小小縮影,這一切我們不能忘記一個關鍵因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習總書記曾說過:“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就一定引領承載着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實現光輝的彼岸!”我們的黨從剛成立的一少部分人壯大到如今的8000多萬人。我們的黨之所以發展的這麼快,不就是因爲他是可以廣大人民的利益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嗎?

作爲剛剛不如工作崗位的我,很有幸在上班第二年就加入了我們的共產黨,不久前剛剛舉行的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那是對新黨員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是一名黨員政治生命開始的象徵,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爲實現自身人生價值做出的無悔選擇和莊嚴承諾,我會永遠記住那個神聖而有意義的時刻,我會將入黨誓詞作爲自己終身的追求,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好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時刻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此外,我還會繼續加強自身黨性修養,提高政治素養,多向老同志及身邊優秀黨員學習,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依自己的本職工作爲切入點,耐心對待辦事羣衆,做好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跑出了讓世界爲之側目的“中國速度”,“中國速度”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生活品質的提升,更給我們以強大的民族自信心。

堅持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40年的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今天,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爲祖國的發展壯大而自豪,爲我們所處的幸運時代而驕傲,爲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而充滿信心。(魏星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