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秋褲預警:即將席捲全國,"雙十一"你囤秋褲嗎?

秋褲預警,超兇的冷空氣已經安排上了,那麼問題來了,你是穿秋褲還是穿棉褲?

秋冬季節,一年一度的年輕人與長輩之間的“媽媽喊你穿秋褲”拉鋸戰熱烈打響,然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和年輕人不用媽媽提醒穿上了秋褲。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隨着一股超兇冷空氣來襲,大半個中國氣溫將創新低,6-8日秋褲封印即將大面積解除,覆蓋全國80%的面積!中國天氣網推出秋褲預報。

01

單身狗你差的只是一條秋褲

從秋褲貼身、打底又保暖的功效來講,其前身應該歐洲的馬褲。15 世紀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就是這種男用馬褲的忠實擁躉。

(圖片來源:Vista看天下)

16世紀的時候,亨利八世無意間將秋褲的雛形發明了出來。他可以稱得上英格蘭的史上最愛美的國王。

喜愛珠寶、綢緞、蕾絲,並且裝飾在衣服上,也自己參與設計、改制衣服,經常問屬下“孰美”類問題,嗯?難道是皇帝的新衣裏面的皇帝本帝嗎?

愛美也會想要更輕鬆的美啊,然後,亨利發明了秋褲。

平時,他常穿一種羊毛材質的男用馬褲,保暖極佳,緊身裹腿,裹腿的感覺有點像我們的打底褲,法語叫Chausses,下搭貴族尖頭鞋。這種褲子前面有塊護着小腿骨的板子,穿着不怎麼方便,也不怎麼舒服,所以,亨利八世就親自量身定製,拿掉板子,無意間變成秋褲的前身。

17世紀,這種秋褲成爲了一種流行趨勢,白天在家穿着隨意,晚上睡覺穿脫方便。

這就是long underwear,不過它還有個名字,不是chill cool(北方秋褲的諧音版),也不是me more cool(南方棉毛褲諧音版),而是long johns。

自19世紀,秋褲便開始在全球普及啦。

最早取得秋褲設計專利的,是加拿大的弗蘭克·斯坦菲爾德(Frank Stanfield)。他與自己的兄弟John以做“不縮水”的秋衣秋褲起家,在1915年12月7日正式申請了專利,成爲“現代商業秋褲之父”。

但成爲不成爲秋褲爸爸不重要,有個人在這個專利出現十年前,便憑藉秋褲收穫了愛情。

“那是我見到他的第一面,一張可愛的臉和一條可愛的秋褲。”

1905年,一個女人碰到了美國第三十任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

當時,33歲的柯立芝還只是個普通人,他在公寓裏剃鬍子,光膀子穿了一條秋褲,沒關窗戶。

樓下,一位女子,穿過人羣,默默地向上多看了一眼,便再也沒有忘記對方。

自此,二人相識相知相愛結婚,傳爲佳話。

而秋褲,盛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幾乎成了中國所有家庭男女老少必備的褲子,顏色也有些單一,灰白黑,穿法古典,塞進襪子裏,這種無差別人手N條的秋褲,漸漸就被時尚的年輕人嫌棄

02

不穿秋褲行不行?

曾經秋褲陰謀論盛行的時候,有人說穿秋褲會導致抗寒基因的改變,並舉例日本就幾乎不穿秋褲,歐美國家也不愛穿秋褲,只有中國人最愛穿秋褲。這說法當然不是真的了,事實上歐美國家也穿秋褲,只是隨着暖氣的大面積普及,秋衣秋褲不再變得必要。

不穿秋褲是真的不行。殊不知寒冬之下,所謂“時尚”不穿秋褲,可能使得氣血運行不暢而爲身體埋下病根,從而引發關節炎、皮膚病、肌肉變性以及神經炎等疾病。

雖然關節炎和寒冷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受寒易加重患關節炎。

因爲不穿秋褲會讓雙腿長時間暴露在寒冷中,很容易致腿部尤其是膝關節受寒,也許年輕時不會有什麼症狀,但隨着年齡增大,患上關節病幾率就會增加。

當然有人也會說了,我開車上下班,出門上車,下車進公司,到處都有暖氣,有什麼不可以的?

小編溫馨提醒:身體在遭受巨大溫差時,爲了保證心臟等重要器官供血,會減少外周器官如肢體的供血,這樣下肢就更容易因血管過度收縮而出現痙攣,若穿上一條秋褲對於雙腿的血管會是很好的保護。

在氣溫低於10℃的時候就要穿上秋褲了!

03

秋褲關乎經濟

“秋褲沒人買?那可能是經濟出了問題。”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男性內褲與經濟走勢”的理論,即內褲銷量平穩上升,則預示着經濟形勢良好,反之則經濟下行。

在任職美聯儲主席期間,格林斯潘的確用這個指數成功把脈美國經濟走勢。

衛報也曾報道,秋褲作爲內衣的一種,也被世界各地的各路經濟學家拿來檢驗一下經濟走勢。

近年,保暖內衣賣得越來越好了。

年輕人不穿秋褲的原因是什麼?醜,臃腫,顯胖,緊繃。

銷量不好的秋褲,優衣庫憑藉“HEATTECH”概念讓年輕一代心甘情願套上保暖內衣褲。

“HEATTECH”緊身褲據說使用了“纖維吸溼發熱”的原理,通過保存人體蒸發的水分進行保暖,能在面料更輕薄的同時,做到更保暖的效果。

優衣庫熱銷產品HEATTECH誕生於2003年,在保暖內衣褲在第一個十年,賣了3億件。到2017年底賣出了總計10億件保暖內衣褲,只花了5年時間。

溼冷是第一生產力。在我國的保暖內衣市場的主要品牌南極人、北極絨、纖絲鳥、恆源祥、三槍等。

南極人於1997年成立於上海,三槍的前身是上海針織九廠,北極絨是上海賽洋集團旗下的品牌,恆源祥則是創立於1927年的上海老字號。

一般來說,秋季是買保暖內衣的旺季 ,北方青年過冬靠暖氣,南方青年就只能靠秋褲了。

據蘇寧易購2018國慶消費大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囤”秋褲效果明顯,秋褲銷量同比增長達524.2%。

2017年在京東的服飾類商品的所有品類中,“內衣”類升級最快。每年的“雙十一”購物大潮中,與“秋褲”相關的“內衣”類別都是訂單大戶。從數據上看,“內衣”的銷量“一騎絕塵”,遠超“女裝”、“男裝”和“服飾配件”,並從8月開始逐漸加快上升速度,截至12月達到117.8。

淘寶內衣數據顯示,2016年秋褲銷量南方遠超北方,排名前五的省份爲: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安徽。

根據京東提供的數據,2016年家居服睡衣品類已經呈現增長勢頭,2017年迎來了品類爆發,同比增長3倍以上。天貓數據,2017年“雙11”當天秋褲銷售達到158萬條,枸杞和秋褲成爲銷量最高的產品。

根據情報魔方截至2017年10月21日數據,以羽絨服知名的波司登,其天貓上前三名的熱銷寶貝,分別是打底褲、 皮衣、 保暖秋衣秋褲。

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電商快速消費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9%。2017年,有60%的中國城市家庭在線上購買了快速消費品。

三槍2012年起步網上銷售,到2016年實現網上銷售近4億元人民幣。南極人要更徹底一些,2015年它轉型爲純在線上渠道銷售的“南極電商”,2015年的流水近50億元人民幣,2016年“雙11”銷售額則爲6.3億。

在線下,傳統的街頭小店也漸漸被更商場專櫃、旗艦店等取代,三槍在全國擁有800家ULOVE三槍生活館渠道新模式店,將三槍從以內衣爲主的品牌專賣店轉變爲大衆時尚的多品類的居家生活集成店,希望能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的新零售。

不過,保暖內衣市場集中度不高,中國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排名前十品牌加起來的市佔率大概在27%左右。而三槍、貓人、宜而爽、纖絲鳥等品牌,儘管都進入了行業保暖內衣品牌前十,銷售收入也僅在5-10億之間。

對了,小編最後的倔強是,一定要仔仔細細把秋衣秋褲拉到特定高度,藏在闊腿褲口、衛衣領口裏。

精彩回顧

86版西遊記作曲人起訴電影《女兒國》,被改編40多次的“西遊”口碑還好嗎

進博會特寫丨一個美國商人眼裏的中國消費升級

6000多首K歌下架,你還願意爲KTV花錢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