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里县龙山镇水苔村种植海花草村民尝甜头

村民收晒干的海花草

贵阳网讯连日来天气晴朗,在龙里县龙山镇水苔村的村民们忙着采摘、晾晒海花草。据了解,借助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该村六成以上的村民都种上了海花草,全村仅此一项收入就高达330余万元。

海花草又名水苔,适合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地处平均海拔1558米的龙里大草原上,除了广泛用作军用急救包和代脱脂药棉外,还用于运输鲜活的水产品,提炼成食品保鲜材料。

“在2006年以前,这里的海花草不被外人所识。”水苔村党支部书记王许刚说,直到2010年外出考察学习,得知海花草的经济价值后,他就鼓励村民们上山采摘海花草外卖,同时率先带头搞起了人工种植。

2011年,看到王许刚种植海花草后,村民们纷纷跟着种植。为了推广这一种植模式,当地政府还对种植的村民给予每亩1000元的补助。

据了解,截至目前,整个水苔村已经有超过六成的村民在种植海花草,全村种植面积达到3500余亩,盛产面积1000余亩,年产海花草40万斤,产值达330万元。2017年,全村村民可支配收入达7272元。

正在村里收购海花草的客商高长江说,早期来收购海花草的时候,村里种植得少,来一次顶多也就收得两吨左右,这次才来一个多星期,就收到五六吨了。

高长江说,海花草的市场前景很好,根本不愁卖,收购价格都是稳定在8至9元。“我们收到的货都是直接发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现在都是供不应求。”

在龙山镇,不仅水苔村,草原片区中排村、金星村等种植海花草的村民都是尝到了“大甜头”。

“预计到2020年,全镇将完成万亩海花草种植。”龙山镇有关负责人说。 (罗显琴 张仁东)

编辑:何莹莹

统筹:彭钥嘉

编审:干江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