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里縣龍山鎮水苔村種植海花草村民嘗甜頭

村民收曬乾的海花草

貴陽網訊連日來天氣晴朗,在龍里縣龍山鎮水苔村的村民們忙着採摘、晾曬海花草。據瞭解,藉助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優勢,該村六成以上的村民都種上了海花草,全村僅此一項收入就高達330餘萬元。

海花草又名水苔,適合生長在高海拔地區,地處平均海拔1558米的龍里大草原上,除了廣泛用作軍用急救包和代脫脂藥棉外,還用於運輸鮮活的水產品,提煉成食品保鮮材料。

“在2006年以前,這裏的海花草不被外人所識。”水苔村黨支部書記王許剛說,直到2010年外出考察學習,得知海花草的經濟價值後,他就鼓勵村民們上山採摘海花草外賣,同時率先帶頭搞起了人工種植。

2011年,看到王許剛種植海花草後,村民們紛紛跟着種植。爲了推廣這一種植模式,當地政府還對種植的村民給予每畝1000元的補助。

據瞭解,截至目前,整個水苔村已經有超過六成的村民在種植海花草,全村種植面積達到3500餘畝,盛產面積1000餘畝,年產海花草40萬斤,產值達330萬元。2017年,全村村民可支配收入達7272元。

正在村裏收購海花草的客商高長江說,早期來收購海花草的時候,村裏種植得少,來一次頂多也就收得兩噸左右,這次纔來一個多星期,就收到五六噸了。

高長江說,海花草的市場前景很好,根本不愁賣,收購價格都是穩定在8至9元。“我們收到的貨都是直接發往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現在都是供不應求。”

在龍山鎮,不僅水苔村,草原片區中排村、金星村等種植海花草的村民都是嚐到了“大甜頭”。

“預計到2020年,全鎮將完成萬畝海花草種植。”龍山鎮有關負責人說。 (羅顯琴 張仁東)

編輯:何瑩瑩

統籌:彭鑰嘉

編審:幹江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