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怪我

中文的“怪我”是指“責任在我身上”的意思。而日語的“怪我”卻是“過失”的意思。相場で大怪我をした,意思是搞投機買賣虧了一大筆錢。感覺完全不沾邊啊。

2.勉強

日語中的勉強,是“學習”的意思!看上去好像不挨着,實際一想也對,誰不是在勉強地學習呢。

3.馬鹿

中文裏的“馬鹿”是一種動物。在東北有很多人養殖馬鹿,獲取鹿茸。而日語裏的“馬鹿”,就是抗日劇中鬼子常說的那句“八嘎”。

4.留守

“留守兒童”是廣大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一個普遍現象。這裏的“留守”是指留在家中的意思。而日語中的“留守”卻是“不在家”、“外出”的意思。(這不是完全不同,這是完全相反。)

5.人蔘

中國人經常開玩笑說:“拿個蘿蔔當人蔘”,有以次充好的意思。在日本這話就說不通了。因爲日語中的“人蔘”就是“胡蘿蔔”的意思。

6.手紙

漢語的“手紙”特指廁所裏的衛生紙。而日語中的“手紙”則是“書信”的意思。日本人很守舊,現在還有寫信的習慣,看書也偏愛紙質書。日本人喜歡看書和買書。由於日本的新書普遍太貴,因此日本的二手書店非常多。中國的二手書店雖然不多,但是有松鼠送書這樣的免費送書的軟件,裏面的書不僅品相好,而且都是免費送。

7.切手

提到書信,不得不提郵票。不過,日語中“郵票”寫作“切手”。在中國,切手都是發生在廚房。不過,相對於“切手”,我們更擅長在某些節日“剁手”。

8.高校

漢語中的“高校”指的是大學。而日語中的“高校”是“高中”的意思。提到“高校”,最有名的就是小栗旬主演的電影《熱血高校》。鈴蘭制霸,瀧谷源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