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线停摆的日子,《大赢家》成为今年第三部在网络与大家见面的新片。

在他之前的前辈,分别是同样由字节跳动完全免费提供的《囧妈》,以及腾讯爱奇艺共同收费点播的《肥龙过江》。

因为是完全免费播放的形式,对于《大赢家》的评价又无法去过分要求,毕竟不要钱的产品还是香。

对于观影量稍微丰富一些的影迷,一定知道《大赢家》是一部改编自小说《永不结束的游戏》的影片。

本小说由日本作家都井邦彦创作,并凭借此故事,于1985年获得了《小说新潮》刊物评出的新人奖。

在随后的1991年,故事被改编为电影后,影片也入选了日本专业电影大奖评出的年度十佳电影榜。

其中导演萩庭贞明和主演本木雅弘,则分别获得了新人导演奖和最佳男演员奖,堪称一代经典作品。

而对于国内观众而言,这个故事留给我们更深刻印象的,应该是2007年的韩国翻拍版《率性而活》。

先后两部作品在豆瓣的评分,分别是8.2和8.3,一个剧本产出了两部佳片,所以同样改编自本故事的《大赢家》,先天上具备成为经典的潜质。

也正是因为顶着佳作的光环,本片却也同样面对着不公正的待遇。

影迷的评判标准来的更加严厉,因为你需要去对比的,是两部前辈影片,而非犯罪喜剧类型片本身。

而国内观众在对改编片进行评分时,往往又较为严苛,给分大都较为吝啬。

说难听些,这也算是一种“崇洋媚外”的歧视行为。

我个人尽管不赞同这种行为,不过倒也不反对。

因为换个角度说的话,这不也正是《大赢家》里面所倡导的‘严谨’。

所以,无论有影迷为本片鸣不平也好,还是打出较为不合适的中低分也罢,可能只有官方不能做什么正面回应。

制作团队到有点处在影片中警方的尴尬立场的意思。

对于《大赢家》这部影片来说,官方在前期宣传明确对自己的翻拍本质进行过声明。

拍摄团队甚至联系了年逾古稀的作者本人,获得了改编授权,这也是一种严谨的表现。

而为了让影片的改编更符合国内大众观众的观影需求,制片方在本土化上进行了极大的努力。

比如行长引导严谨违规操作所举的例子,婚前产子和孩子是不是亲生的,至少在电视剧领域都是令人喜闻乐见的设定。

而类似通融通融,特事特办的操作,生活中自然也是屡见不鲜。

严谨在片中和家人提起自己要抢银行时,用纸币的重量去换算颇为讨巧;而后半句考虑逃跑时,说起地铁人多,公交站多,下班人多,无疑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连前期准备时,被街坊大妈举报导致被抓的设定,也是取自于生活的幽默,毕竟街道大妈可是和FBI同级别的情报人员。

但是如果这里严谨被抓到的话,被放走的他姑且算是一比零落后。

那么倒不如让他在第一次和妹妹逃脱的时候成功,然后再次导致演习失败。

之后严谨在局长的要求下再次折返回银行,算作一比一打平,这样无疑会增添更多讽刺。

前面说过,《大赢家》具有成为佳片的潜质,但遗憾的是,却生长在了难以出现佳片的土壤。

在《永不结束的游戏》的故事本体中,讽刺最多的,恰好是不方便多说的内容。

所以对比《率性而活》使用二十分钟来丰富主角的背景故事而言,《大赢家》中仅仅开片十分钟就来到银行门前的严谨,这一角色本身就过于偏平。

主角不出戏,那就只能从配角身上找补。

于是乎好赌的大堂经理,贪男色的女职员,等着回家见丈母娘的男职员,以及沉迷手游关系不和的爷孙俩,每一个配角都被安排一定的戏份,而且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如果这次的翻拍作品是一部电视剧的话,这种操作无疑是撑集数填内容的优质选择,可对于电影而言,主菜严谨没有看点,就是把配菜烹饪的再美味,这也不能称得上是一场优质的宴席。

《大赢家》所进行的本土化改编,除了迎合观众。

其实从本质上看,反而是在不可调和矛盾之下的一种妥协。

首先,主角的身份就必须更改,无论是不是演习,主角是警察的设定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于是索性改成了银行职员。

能添加更多笑料不说,题材也避免了敏感内容。

而原本应该是被突如其来的事件搞得焦头烂额的局长,立场上也有了变化,甚至成为唯一可以确保演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原本讽刺的对象,不得不成为正面形象。

而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的媒体,在片子里倒成了打酱油的。

就像行长打电话时说的:专访安排上,再弄一个热搜,抢银行只要不落在自己头上,大家还是喜闻乐见的。

为了让这种矛盾尽可能合理,甚至就连故事原本的结局也进行了修改。

而为了全新的特供结局尽可能合理,制作团队也进行了严谨的改编。

当头顶上悬着一把可以决定一部作品生死的利剑时,创作本身就变得较为困难。

尤其是改编作品,看上去是借鸡下蛋,可实际上把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故事套用起来,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例如,去年底大火的《误杀》,也是无可奈何的进行了改编。

只不过错打错招的是,《误杀》结局的改变,反倒是增添了更多人性化的反思,而《永不结束的游戏》的剧本,显然不具备这样双赢的结局。

终归需要推出一个黑暗面,才能让故事变得有深度且圆满,大团圆结局显然并不适合本片。

这也导致了影片的结局不够精彩,难以被观众所接受。

而当我们排除创作的核心矛盾之后,《大赢家》倒确实做到了片中提倡的严谨。

就像严谨在片子里自己说的:我觉得做事认真一点,总没有错吧?凡事,就怕认真。

可实际上,在这个得过且过的时代,认真有时候还真不一定是对的。

就像片子里姚警官说的:像严谨这样的人,一百个人有一个就够了,要是没这么一个还真不行。

导演和编剧心里可以说是门清的,他们既追求严谨,也懂得变通。

可有时候,自以为聪明的人,就是把变通看的太重了,而忽略了严谨。

就如同国内的影视圈一样,很多人拿不可抗力做借口,用敷衍的变通去掩盖自己的不严谨,甚至于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

而当这种默契成为了一种习惯,人们甚至开始忽略更为严谨的现实和真相。

当结局注定发生,且必定依照固定剧本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再要求创作人员走心。

就好像青春片多数要打胎,生活片八成要出轨,抗战片……

就好像片中的设定一样,除了局长和严谨,其他人早已接受了敷衍的虚假演习。

多数观众早已失望的如同大堂经理说的那样:歹徒不就是要应该被抓住,或是当场击毙的吗?

而多数影视创作者也早已像影片中的指挥官一样,习惯了敷衍对事,出发之前就大放厥词的说道:这个点出警,半个小时解决战斗。

只有不聪明的严谨,像是还在埋头创作的影视工作者;而局长则是依旧有所追求,且期待看到改变的热心观众。

这场演习最终能出彩,靠的就是这两位角色的努力。

而这样的环境,其实反倒让观众变得更加随和。

如今的影迷,甚至不会全方位的去对一部国产影视作品提出要求。

只要他们足够严谨,只要他们稍微走心,最终都能收获到一个不错的结局。

《大赢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创作了一部严谨的电影。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如果揪着改编不如前辈的辫子,去粗暴地给出差评,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是严谨的观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