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市即墨區長江二路用戶王先生的辦公室,一臺海爾空調已經使用了22年,製冷制熱效果堪比新空調。22年來,這臺海爾空調在用戶心中築起一面“空調質量牆”。

月工資100元,他花1萬元買海爾空調

11月27日,海爾空調採訪用戶王先生了解到,這臺空調是王先生1996年花一萬多元購買的,從空調外機看,海爾兄弟清晰可見,室外機風扇正在運轉,爲用戶送去溫暖。從內機看,這臺空調外觀和現在使用的空調完全不一樣,不到1米的立式造型、上出風口設計、鋼琴烤漆面板,讓這臺海爾空調更具年代感。

王先生回憶當時購買這臺空調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空調鋼琴烤漆面板和立式設計,放在窗臺的位置正好與新家風格融合。但相比起產品外觀來說,他更重視的是產品質量,因爲朋友推薦選擇了海爾。沒想到空調一用就是22年,現在製冷制熱效果依然很好。爲了驗證空調的制熱效果,王先生拿着溫度測試儀當場做起了實驗。空調開機無需等待就能出熱風,僅5分鐘室溫就從20℃達到30℃。

22年品質承諾 海爾在用戶心中築起“空調質量牆”

因爲產品用得住,所以在搬遷新居過程中,這臺老空調也跟着王先生搬了兩次家。前不久,王老先生又將這臺空調當作寶貝,搬到了他的辦公室中。依靠過硬的品質,這臺海爾空調一用就是22年。這樣長的時間跨度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數字的驚喜,還是海爾空調對用戶的一種品質承諾。22年用得住、用得好,這也凸顯了海爾空調持續領先的產品技術和質量理念創新。

在海爾創業之初,海爾的質量觀念是“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並嚴格貫徹到每一款產品中,保證海爾產品用得住。憑藉質量高標準,海爾空調在2002年就獲得了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全球第1號“CCC”認證證書。面對質量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海爾搭建了產品、服務、製造、研發等全流程質量體系,海爾將物聯網與家電產業深度融合,開創了能夠實現家電“自反饋、自診斷、自預測”的MFOP質量模式,大幅度提升了產品質量可靠性,實現了物聯網時代質量升級的全新體驗。

目前,海爾空調憑藉質量諸多創新,贏得了用戶和行業的認可。在中國最北端漠河北極村,海爾空調-40℃仍可正常使用,當地有80%以上的空調是海爾牌。在上海浦東一面4000㎡的外牆上立起海爾空調牆。今年10月底,憑藉“實施基於互聯網和智能製造的質量信息化管理的經驗”, 中國質量協會授予海爾空調“全國質量標杆”榮譽證書。

在人單合一模式指導下,海爾空調始終圍繞用戶需求,以質量爲基礎,以創新爲驅動,探索行業發展轉型之路。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海爾空調不僅獲得用戶最珍貴的信賴,還成爲中國企業在經濟轉型期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