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口事件”是中國抗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其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事件的製造者蔣介石的預想。

1938年,日軍佔領徐州後,迅速向正在撤退的中國軍隊追擊,鄭州告急。如鄭州不保,西安必失,武漢亦難保,西南大後方的危險性也將大大增加。第一戰區長官部向蔣介石建議利用黃河伏汛期間決堤,造成漢平路移動地區的泛濫,用滔滔洪水阻止敵人西進,並保鄭州不失。

但水流還顯不大,商震又命令炮兵向已挖掘的堤岸進行轟擊,缺口被炸開約兩丈寬,這是水勢猛漲,頓時萬馬奔騰,一瀉千里。下午又下起暴雨,決口越衝越大,黃河失重,主流離開原道,直衝缺口,漫天遍野橫掃過來,濁浪滔天。一剎那間,村莊、田野、樹木、人畜。全都淹沒在滾滾的黃河水中。

花園口決堤,淹沒了豫、蘇、皖三省1。5萬平方公里土地,災及44個縣,由於國民黨當局藉口軍事機密,未事先動員遷移,89萬人被淹死,1200萬人無家可歸。當然從軍事觀點看,花園口決堤是具有意義的。
日軍約4個師團陷於黃泛區,損失2個師團以上,其沿隴海線兩側進犯武漢的計劃被粉碎,不得不改變部署,由長江進犯武漢。據後來日本軍部資料透露,由於黃河決堤,日軍進犯武漢的時間推遲了3個月。
歷史已成過往,是否功過留給後人評說,有人認爲此舉保護了中原,進而保護了大後方,是有功;有人認爲此舉給日軍造成的困難一般,沒有從根本上阻止日軍的步伐,但是對中國百姓造成的痛苦確實深遠的,過大於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