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接到朋友電話,那頭似乎還有些驚魂未定。

 

電話裏說,車開在路上,突然就掛不上檔了,車子失速,好在速度不快,現在停在馬路邊,問我該怎麼辦?

 

在簡單詢問過故障特徵後,我說的第一句話:恭喜,買到正版了。

 

以上是故事背景,現在來介紹一下當事車型。

 

2015年6月上牌

一汽-大衆CC

2015款1.8TSI 豪華型

官方指導售價26.88萬元

 

沒錯,就是除了無框車門依舊風騷,但整體設計大退步、燒發動機機油、燒變速箱的那代CC。



我還記得當時朋友在選車時問我,我給的建議是寶馬320,終端價格跟CC基本平行。不過,朋友還是被無框車門給迷住了,且給了一個我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的理由:單位的領導也纔開個歐藍德......


 

當然,這些已經不重要了。總之,我朋友的大衆雙離合(7速乾式雙離合),燒了。距離新車狀態僅過去4年零10個月,儀表上顯示的行駛里程定格在52794km。經4S店鑑定,朋友的這臺CC爲變速箱機電單元損壞且已經出現滲油。


·

 

這一代CC,有關1.8T燒機油和7速乾式雙離合燒變速箱,幾乎無一倖免,幾乎。那臺1.8T的發動機燒機油,我只能說屬於“絕症”範疇,而且我所能查閱到的信息,也沒看到維保有更換髮動機的案例,只能是家中常備機油,以備不時之需。

 

今天我們主要來聊聊大衆的這臺7速乾式雙離合。對於這臺變速箱,我的結論是:成也DSG,傳動效率高、油耗控制能力強;敗也DSG,過熱、燒離合器片、漏油。當然,你不能說大衆“敗了”,畢竟這些年在國內還是很火,大衆有大衆的長板。但就這臺變速箱,的確給不少車主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關於大衆的這臺7速雙離合故障頻發,且“中獎率”極高,所有的一切還是歸咎於一個問題——溫度。

 

不管大衆再怎麼含混,說到底這臺變速箱是存在設計缺陷的,至少針對中國市場及所運用的國內道路通行條件而言,這是實錘。由於整個變速箱的傳動組無法得到油液的充分冷卻,僅靠風冷,致使這臺變速箱在一定負荷下便會出現過熱及過度磨損。


 

如果把上述情形運用在實際生活中,舉最簡單的例子:堵車,低速、蠕行,對於離合器片本就會造成較大的載荷壓力,加之走走停停無法獲得更多的進風量,所以變速箱的溫度就上去了。當然,如果在歐洲,地廣人稀,少有堵車,或許這臺變速箱會沒有那麼脆。但,這是中國。

 

大概4年前的一次斯柯達試駕,有工程師聊到過關於國情差異而發生在研發過程中的故事。就說斯柯達總部工程師做車型開發和量產調校時,會通過電腦來建立中國的道路模型,並對車型進行模擬測試,目的是爲了調整懸架阻尼及零部件的耐受強度。但直到某一次上汽大衆斯柯達的團隊邀請總部工程師到中國來,遊歷大半年後,總部的工程師才恍然大悟,爲什麼同樣標準下的一組零件,在歐洲的使用壽命可以超過20萬公里,但在中國卻幾萬公里就輕鬆“掛掉”了。

 

·


回到這次事情的本身,其實對於大衆變速箱的質量問題,這本舊賬早已經翻爛了,關於車主的維權新聞、權威機構的質量檢測,網上有太多可供查閱。之所以今天舊事重提,還真不是想要聲討什麼、譴責甚至維權。只是說,以前都是看別人因此而煩事纏身,而這一次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值得慶幸的是,在2018年時,朋友的那臺CC進店保養,售後的工作人員主動提及整車三大件的付費延保項目。考慮到當時新車3年10萬公里大限將到,並且對於那臺車的狀況我極爲熟悉,當時我給的判斷是:拋開發動機燒機油的問題,變速箱報廢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在詢問我的建議後,朋友果斷選擇延保,費用不到3000元。

 


現在回過頭來想,當時售後的工作人員其實心裏是明明白白的。雖然存在誘導消費的嫌疑,但如果不是這一紙3000元的延保協議,那麼這一次的維修費用將會在2萬元左右。


所以,雖然朋友的這臺CC在意料之中“中獎”,但由於前期做足了準備,這也使得這一次的維修變得簡單愉快了很多。而基於這一次成功的“以小保大”案例,我也開始重新審視關於售後維保的問題。


 

第一,關於維權。不管是賣方還是買方,一旦出現因質量問題的維權,這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是喜聞樂見的。作爲賣方,一旦有維權事件發生,就坐實了產品的質量問題,這是最頂級的負面;而作爲買方,維權是一件淘神費力的事情,大家都是在社會上謀生,要做的正事一大堆,沒有誰喜歡維權。

 

但恰恰是買方的這一心態沒有被賣方充分認識,並把維權這件事過度妖魔化,才造成了矛盾的升級和激化。其實買方的訴求很簡單,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各自回家。在最近幾年的汽車銷售維權大案中,統一呈現的案件經過都存在賣方未能及時解決問題,以各種理由搪塞、拖延消費者。對於消費者來說,當問題出現,可以給出時間等待調查結果。但消費者等不了的是,在已經有了結果後卻無法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其實,賣出去的東西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賣方心裏是清楚的。

 


第二,回到大衆變速箱。這臺7速乾式雙離合器是否存在設計缺陷?我覺得分兩說,放在歐洲它可能不存在任何的設計缺陷,但在中國事實勝於強辯。因此,從廣泛適用的角度來看,大衆7速乾式雙離合變速箱是存在設計缺陷的。對於大衆來說,這是必要要承認的事實。當然,我並不太想主觀臆測在這臺變速箱來到中國之前,大衆就早已得知其中存在的問題隱患。就像前面我提到的,很多東西單靠數據模擬是無法得到全面確認的。

 

然而,伴隨這臺變速箱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越長,且故障佔比升高,大衆應該能意識到問題的關鍵所在。但恰恰在這個時候,大衆當起了“鴕鳥”。從某種層面來說,揣着明白裝糊塗和因缺乏全面評估而導致的技術性失誤,這是兩個性質。


 

第三,推行強化延保。對於變速箱存在質量問題的既定事實,打官司只會是輸錢又輸人。對於大衆來說,倒不如把這筆錢和心思用來推行延保政策。當然,由於對這臺變速箱存在質量問題已經定性,於情於理大衆應該承擔涉及變速箱問題的全部費用,這在理論上應該要跳脫出“國家三包”。但考慮到涉及的產品太廣,且作爲核心大件,全部召回更換的可能性的確不現實。更何況大衆的車主全國跑,每天所面對的道路環境不一,有人中招、有人沒中,有人早中、有人晚中。基於此,配合“國家三包”政策來執行維保倒也算科學。

 

只不過,對於這臺早晚中招的變速箱而言,當新車即將脫離質保期前,大衆一定需要通過有效渠道全面告知車主在後續用車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故障及相關的延保政策。就像這一次的CC,如果兩年前售後不主動提,大概率在兩年後的今天,我那位朋友會面臨數萬元的維修費。而實際新車行駛的年限和里程數卻不過如此,攤上這種事,換誰都窩火。當然,如果大衆能夠針對這一問題在延保的費用上做出讓步,我想這會非常體面。

 

·

最後,想跟所有的車主多聊幾句。汽車作爲消耗品,又是流水生產的工業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在所難免。所以即便過上有車生活後,碰上故障和質量問題也犯不着傷肝動火。對於有一部分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會抱着花十幾二十萬買回一臺車來就指着順順利利跑一輩子的想法,這本就不現實。隔壁“開不壞”的豐田,穩定的質量口碑打了幾十年了,這不也“翻船”了嗎?

 

未來的汽車會越來越智能,但伴隨而來的是倍增的元器件,零件越多,發生故障的概率就越高。別說什麼20年前的老捷達能開百萬公里不大修,因爲簡單所以穩定。面對未來的汽車,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平常心,對於一些已經曝出存在質量問題的車型,只要有延保,該買就買,別捨不得錢,雖然這錢本不該花,但這不沒辦法嗎?

 

畢竟,一張是不到三千塊的延保單,另一張是兩萬多的維修結算單,算清這筆賬,不難~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