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不久的2019年,張志剛迎來了書法的豐收年:其行書作品從數以萬計的投稿中脫穎而出,入展第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參加“‘書聖故里中國臨沂’全國臨書大會”, 經過嚴格評審和麪試,名列第十三名,其作品還入展“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全國書法大展”等系列大展。
張志剛取得的成績在大別山麓的山城羅田反響熱烈,在黃岡書法圈、在湖北書壇引起廣泛關注。化繭成蝶,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這是藝術追求的普遍規律。衝出湖北,在全國書壇嶄露頭角,張志剛能有今天的突破,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這是書神對他熱愛書法、潛心書藝、辛勤筆耕的深情回饋。
說張志剛學書的方向明確,是他於浩瀚的法帖中,結合自己的審美趣味選取了一條明晰的路徑。二十多年來,他一直在以二王爲正脈的帖學譜系裏探求,用大量時間臨寫《集王聖教序》、“二王”手札等經典法帖和孫過庭的《書譜》、懷素的《小草千字文》和《自敘帖》。
近幾年,他又大量臨習顏真卿、蘇軾、米芾和趙孟的手札,其取法的對象一脈相承,源流有自,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這爲張志剛書法融匯諸家,呈現出文靜秀美的面目奠定了基礎。
二十多年來,他堅持臨池,孜孜矻矻,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見縫插針,其勤奮刻苦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些書友從他臨帖的情況粗略估算,幾年下來他的書寫量就要超過上千萬字。以“萬小時定律”來看,他迎來收穫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一是臨池悟道有得。
張志剛臨帖與那種“僞勤奮”的抄寫不同,他臨帖更加註重在精準臨帖上下功夫,儘可能還原古人筆法,十分注重體會古人的精妙之處,力求與古帖靠近,盡精微,求韻致。他持續在“細工慢活”上做文章,仔細琢磨書寫的動作與氣息。
與張志剛的交流中,我體會到他對臨帖的理解已經進入了很深的層次,有了自己的體會和認知。勤於臨帖,精於臨帖,高強度的練習書寫,化爲了筆下的“動力定型”,形成了“肌肉記憶”,達到了信手拈來、運用自如的程度。
二是融會貫通、學用轉化有得。
在臨摹與創作中,張志剛注重臨創結合,把學習領會到的東西轉化爲自己筆下的運用;創作時善於借鑑,善於思考,注重向古代經典學習的同時,也兼顧吸收當代書法創作的新觀念。
古人手札中的精彩留白,連綿字組、明清諸家用墨的豐富變化,等等,都成爲他創作時“拿來”借鑑的豐富資源。有時爲了處理好一段書寫內容,經常反覆推敲,用心調劑,對字的長短疏密、開合變化、牽連縈帶等,細心琢磨,力求見匠心卻不滯痕跡。
三是注重讀書、學習滋養有得。
在注重筆墨錘鍊的同時,張志剛不斷加強學習,廣泛閱讀經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養,這於書法無疑是大有益處的。
張志剛的書法已經有了很好的格局,不錯的格調,書風純正,文靜秀美,清雅流利。作品中“二王”、蘇、米、趙孟和孫過庭書譜及懷素小草的的成分交融互見,用筆精到,耐人回味,看後讓人安靜平和,有春風拂面之感。
但在當下書壇取法競逐“二王”,風格趨同的大環境下,如何確立更高的目標,從現有的面目向更加精微、更加高古的方向邁進,是張志剛需要思索的問題。
相關文章